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256.关于加大在苏高校政府扶持力度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建 议 人:
王德山;
建 议 号:
256

标    题:

关于加大在苏高校政府扶持力度的建议

建议内容:

 

在城市经济建设中,人才资源具有着物质资源不可比拟的优势,大力加强人才资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苏州市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输入在苏高校功不可没。2019年数据统计显示,在苏全日制普通高校为26所,在校学生总数24.91万人。从苏州市工信、发改部门公布的2019年对苏州市域范围内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调查数据,无人才紧缺的企业占比为13%,存在人才紧缺的企业占比为87%。在苏高校肩负着为苏州市经济建设培养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和社会责任,如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苏州职业大学等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人才,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针对社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高要求情况,高校人才培养不但要有高水平的教师,而且还要有较高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等硬件环境相配套。据悉,在苏高校都有或多或少的办学难点,具体体现在:引进高水平教师难,待遇和科研启动经费等问题;办学的硬件条件提高难,购买教学和科研设备等资金有缺口。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对在苏高等学校扶持的相关文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倾斜,破解高校建设中的难题。

    2、教育和科技等政府主管部门,在项目申报、资金资助额度,成果评奖等对在苏高校要予以倾斜政策,让高校教师真正体会到教育科研有动力,科学研究有经费保障。

    3、政府在支持高校建设,要尊重大学和学科发展规律,创建有序竞争、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对不同类型的院校施行差别投入,如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高等职业院校。

    4、在经费扶持投入上,不要人为设置封顶资助额度,可借鉴上海、广东、河南等地方高校的做法,敢于破冰,因地制宜根据实际人才发展需要来决定;同时,还帮助高校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充分利用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会等途径吸引社会捐赠,但总体仍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

    5、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给予高校充分自主权,发挥政策杠杆作用,避免资源的盲目使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6、政府对扶持对象的管理与绩效考核上,要尊重大学和学科发展规律,转变政策实施的短期效应,树立既要在科研等关键显性指标上有所突破,更要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评价导向,注重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的合格人才情况等考量。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教育局
会 办 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科学技术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6-30
办理类型: B (列入计划准备解决)
答复内容: 详见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