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366.关于提升苏州会展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建 议 人:
王世文;
建 议 号:
366

标    题:

关于提升苏州会展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建议内容:

 

会展产业被誉为城市的诱人的经济蛋糕触摸世界的窗口、得到国内外国际化大都市的普遍关注。例如,201912月上海市就《上海市会展业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同样,加快会展产业链做强做实,对苏州落实开放再出发政策也具有积极意义。苏州会展产业发展具有区域和经济优势,但也,面临市场竞争和内部组织能力不足的挑战,还需以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发展为导向,借鉴德国会展产业成功经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苏州会展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苏州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完善、经济规模较大,为会展产业发展奠定了市场供求条件。近年来,苏州会展场馆面积、办展数量和品牌知名度逐渐形成。在会展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苏州会展产业也必须清晰客观面对来自国内外不断趋于激烈的竞争。根据国际展览联盟发布《全球展览馆地图》分析,未来,亚太地区2-10万平方米、10万平方米及以上规模的场馆存量将进一步增加。而在国内,展馆存量增速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涌现了一批国际化大型会展场馆。其中,国家会展中心、广州琶洲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昆明滇池会展中心、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和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都名列全球前茅,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也于2019年投入使用。相对国内以上知名展馆,目前,苏州在展览设施、展览规模和举办次数方面还难言处于第一梯队,而这又将对会展人才集聚、稳定和中介专业化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二、苏州会展产业当前发展的建议

如何应对挑战,德国会展产业的发展给苏州多方面的借鉴。德国会展场馆面积不及美国和中国,每年在本国仅举办约300场展览会,数量不多,但世界三分之二的顶级行业展览会都在德国举办。与此同时,德国的国际展会国际性突出,约有一半以上的参展商来自海外,约四分之一观众来自海外。在当前苏州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借鉴德国市场化发展经验,加大对会展专业机构的培育和引入。组织能力是会展产业发展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在德国,企业和个人已成为场馆和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排名前10位的大展览集团,除会展外,其业务通常还包括网络、出版物、宣传、公关、咨询等,而这些业务都会为展览业带来很多有利条件。苏州会展产业发展应以市场化为导向,全力培育区域会展产业的龙头企业,借当前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市场机会,谋求引入全球10大会展产业落户投资苏州,以国际化提升区域会展产业市场竞争力。其次,指导和支持区域会展龙头产业通过并购,加快对网络、出版物、宣传、公关、咨询等行业整合,实施以会展为核心业务的多元化协同发展战略。鼓励本地会展主办机构积极从事海外展览业务的拓展,熟悉国际惯例,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

第二,借鉴德国品牌化发展经验,加快市场细分战略实施。国际化的贸易展不仅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差旅过程,还要面对文化和商业差异的挑战,会展业需考虑市场细分。历史上,德国展览业就曾不断调整定位,综合性会展先演化为行业性综合展,再进一步发展为专业性展会。即避免了内部恶性竞争,又推动一批新兴的生物、新能源等会展品牌逐渐崛起。德国会展产业的品牌培育策略,也值得苏州会展产业大力借鉴。例如,汉诺威工业展被誉为一场魔幻的科技之旅,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晴雨表和全球工业技术发展风向标的代名词。当前苏州市区域产业定位也应成为会展市场细分的依据,支持有关市场机构精准打造细分领域的苏州汉诺威

第三,借鉴德国会展行业协会发展经验,全面提升行业协会的专业服务能力。当前,苏州市会展行业协会在规划和行业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还需借鉴德国会展行业委员会成熟工作经验,更加主动深入把握全球全国会展业发展趋势,加强行业交流、促进沟通和共享数据,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完善服务,简化体系和流程,在提高教育水平、着眼业内专业人员的培养,提升员工专业度等多方面发挥更加专业的服务。绿色会议和社会责任是会展行业的未来,苏州会展行业协会应积极开展绿色实践运动,宣传绿色成就,打造国内绿色会展标杆城市。此外,行业协会还应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同会展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商务局
会 办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5-29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详见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