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304.关于再现《姑苏繁华图》盛景,建设苏州旅游新地标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2 11:35 浏览

建 议 人:
朱金风;王雪春;谢芳;张跃进;毛小松;陈瑞近;罗敏圣;赵羽;侯晓锋;袁牧;王建军;严晓芳;施卫兵;陶文东;李红;孙小青;奚灵威;
建 议 号:
304

标    题:

关于再现《姑苏繁华图》盛景,建设苏州旅游新地标的建议

建议内容:

   利用好历史文化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抓手。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许多城市都兴起了兴建主题公园热潮,但大部分是以游乐为主,结合当地文化的主题公园寥寥无几,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以“建筑为形,文化为魂”为经营理念建设的开封清明上河园和杭州宋城,现在分别是国家5A和4A级景区,由于有明显的主题,至今优势逐渐凸显,更能吸引游客。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历史文化类主题公园逐渐增多。
   苏州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人文荟萃,也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来苏州旅游的中外游客有上亿人次。在大众旅游和国民休闲时代,主题公园已经超过山水景区,成为中国居民最普遍接受的休闲娱乐新选择。在中国文化史上,《姑苏繁华图》是与《清明上河图》齐名的表现社会生活绘画的两座峰碑,建议在谋划我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中,可以借鉴开封清明上河园“活化历史”的经验,将《姑苏繁华图》中所展现的风土人情、市井文化等场景一一还原,既打造富有苏州特色的经典旅游项目,又使其成为研究明清时期苏州的百科全书。
   1.借鉴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开展前期研究。在谋划我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中,建议有关部门开展前期研究,力争将《姑苏繁华图》画中,秀丽的山前村、富饶的木渎镇、繁华的姑苏城、逶迤的山塘街,通过高水平的规划建设,将其逐一展现在世人面前。
   2.重视旅游项目中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发展文化旅游、建设高质量的主题公园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内容。《姑苏繁华图》为我们保留了18世纪清代古城姑苏的全貌,为我们保留了对当时这座繁华城市的记忆,它既是这座古城的“城市名片”,是一代代人的生命记忆,是文化传承的清晰图像,在国内兄弟城市重视纷纷建设主题公园的情况下,我市应该从量变迈向质变,建立一条自己独特的文旅产业链,并要不断强化自己的IP,《姑苏繁华图》是文旅融合项目非常有价值的素材。
   3.丰富我市文化旅游体验内容。《姑苏繁华图》的落地再现中,要重视创意创新,而不是靠孤零零的几个节目,要把苏州的历史文化贯穿于旅游全过程之中,找到文化与旅游的契合点,让游客穿行于历史之间,身临其境去观赏、去触摸、去感受、去体验、去参与。同时,打造一台在游客中有口碑的夜间演出,展现苏州深厚的底蕴,让游客在苏州旅游有更多选择,增加游客在苏州的文化消费。
   4.要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全力推进《姑苏繁华图》主题公园项目落地。该项目是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大项目,要将其纳入重大项目来推动,同时,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金、引进先进理念和管理,将其打造成为苏州的一张亮丽名片。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会 办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6-30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A   (2020)苏文办字第105号       签发:韩卫兵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304号提案的答复 朱金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再现<姑苏繁华图>盛景,建设苏州旅游新地标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姑苏繁华图》与苏州旅游发展交相辉映 徐扬所作的《姑苏繁华图》,生动描绘清朝康熙年间苏州虎丘一带繁华景色和风土人情,上千人物和店铺都被作者细致入微地用笔画表现出来,向我们再现清朝时期姑苏繁华盛景。图中展现秀丽山前村、富饶木渎镇、逶迤山塘街,经过时代变迁,现已分别成为虎丘山风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七里山塘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历史文化名街)、木渎古镇旅游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超千万,成为苏州旅游经典景区,既向海内外游客再现《姑苏繁华图》经典段落的繁华盛景,又与改革开放后苏州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旅游大发展交相辉映。 二、《姑苏繁华图》再现方式的时代选择 《姑苏繁华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复制再现主题公园,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储备,并且需要优质的旅游运营开发商合作,方能展现出姑苏繁华的魅力。我局经与姑苏区教体文旅委初步调研后,认为一是短期内苏州城区难有完整充足的商业用地提供整体复制,二是城乡规划更改审批耗时持久,三是优质旅游开发商的选择谈判受主客观影响较多,因此认为直接建设照搬复制型的主题公园暂不成熟。 开封以《清明上河图》、杭州以宋城繁华为主题分别活化建设清明上河园和杭州宋城两个主题公园,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开封与杭州城已经完全失去历史古城生活风貌,另选地址复制重现。苏州古城,拥有2500多年历史,人们依旧生活作息在古城原址上,其双棋盘格局、人家尽枕河风貌依然可见,传承着原居民生活风俗,并不断发扬,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坐拥活化历史遗产的苏州,更佳选择是将《姑苏繁华图》在姑苏古城中发扬光大,融合街巷、非遗、人文、生活,通过古城旅游建设发展,同时结合城外山塘四期、木渎夜游、虎丘西扩等项目的进一步推动,与古城一起,再现姑苏繁华,共筑吴文化辉煌。 三、《姑苏繁华图》活化版——姑苏古城旅游发展规划 作为活着的文化遗产,《姑苏繁华图》活化版——姑苏古城旅游发展目标是:文旅融合,古城转型,全域旅游。改变古城观光式旅游格局,打开旅游资源全域化体验新局面;加快古城文旅资源融合,凸显旅游文化共感效应并推动文化资源旅游化,提升古城“活态”保护水平,实现古城可持续发展,再现《姑苏繁华图》盛景。古城旅游发展方式是:以街区旅游为载体,街巷旅游为串联廊道,传统景点为吸引物,实现古城旅游“点、线、面”全域发展。一是探索街区旅游产品。加快开展古城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综合文化的地域性、传播性及展示性,优先植入具有条件的街道社区,提升街区本源文化氛围与渲染力,融合民宿、博物馆、遗产景点、精品酒店、文创空间等多种旅游业态,形成“一区一品”,丰富古城旅游体验。二是开发街巷旅游产品。重点推动古城历史街区(平江路、山塘街)业态提升试点;以“名人”、“文化建筑”、“桥梁河浜”、“神话传说”和“花木”等五大主题为线索,构建古城街巷旅游廊道系统,形成旅游街环。三是开拓水上旅游产品。完善水上巴士码头与配套停车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水上巴士与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环古城健身步道)、主要旅游景区景点、街巷间的换乘方式与效率,积极发展“游船+”组合业态。四是健全古城留宿体系。构建“精品酒店+特色民宿”住宿体系,积极探索古建老宅、名人故居等历史建筑与国内外精品酒店品牌的合作模式,实现历史资源“活化利用”,加快研究古城民宿管理办法,规范化管理古城民宿,推出“姑苏小院”等本土古城民宿品牌。五是打造“姑苏八点半”夜间旅游品牌。以“非遗+旅游”、“非遗+世遗”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出《游园今梦》《浮生六记》《木渎往事》《唐伯虎点秋香》等园林厅堂夜演艺产品,推广光裕书场等一批茶馆式演出项目,增加游客互动体验效果。依托区域内主要景点、文博场所、商圈、书店及夜市等,大力发展夜秀、夜游、夜食、夜购、夜娱、夜宿等特色产品,形成一批特色夜游消费街区,构建品牌化、全域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姑苏八点半”夜经济体系。 2020年 6 月 30 日 联系人姓名:陶嘉佳 联系 电 话: 13776043783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