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关于提升市区护理院医疗康复护理水平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18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谢剑峰; | 建 议 号: | 312 |
标 题: | 关于提升市区护理院医疗康复护理水平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截止2018年底,全市户籍人口7045390人,60岁以上的有1830923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6.02%,60-69岁的有99.11万人。从大市看,常熟、太仓、姑苏区老龄化程度已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几乎每3人中,就有1名老人。除工业园区外,其他地方老龄化已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经测算,预计2020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200万,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老年人口抚养比等指标均位于全国前列,失能老人及半失能老人对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很大,尽管市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政策扶持力度很大,但是,仍面临尽快提高医疗护理服务机构供给能力的压力,继续大力发展护理院,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十分紧迫的任务。 当前我市护理院基本上都是民营为主,从运营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短板: 一是配备的专职或兼职医师数量达不到标准,大多招收退休医师,而且普遍是级别低的医院的,而护士更多的是职称低的或没有职称的,或未有医院工作过的经历,优秀医务人员缺乏。 二是护理员(护工)多为城市下岗工人、农村务工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专业素养差,这些医务人员、护理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 三是难以提供完善的康复服务,有的基本没有康复服务,远不能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需求。 四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许多家庭对当前护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希望进入护理院的亲人,能得到更高质量的救治,使他们能恢复健康,减少痛苦,延长寿命,而不是坐以待毙,忍受痛苦煎熬。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护理院医疗康复护理水平,满足患者对医护水平的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建议: 1.市区高等级公立医院和护理院结成医联体,发挥公立医院的人才、设施、技术优秀,指导和带动护理院提高医疗康复护理水平。 2.鉴于老年人护理和医疗康复密不可分的特点,可考虑依托市立医院北区优质资源,在苏州市立医院康复医疗中心基础上,建立一所我市公立护理院,提供规范化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作为全市民营护理院学习的样板标杆,推动全市民营护理院在办院质量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会 办 | ;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9-5-27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312号提案的答复 谢剑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市区护理院医疗康复护理水平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是1982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截止去年年底,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83.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6.02%,老龄化趋势呈现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等特点。在提升护理院医疗康复护理水平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快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并出台《关于养老从业队伍培训和发放入职奖励的办法》,从加大护理队伍培训力度、给予养老从业人员持证奖励、入职奖励、特岗补贴、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等方面入手,提升养老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落实相关政策,鼓励以校企合作的形式,集中招聘大中专院校和护理专科学校毕业生到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工作,满足老年人对康复医疗服务的需求。加强老年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用完善的培养体系,优惠的政策待遇,舒心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的医护人员投身于医养融合事业发展中来。 二、强化督查规范管理。为规范护理院的发展,每年市卫健委、民政局、医保局、财政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护理院进行现场考核和日常监管,检查医护人员配备、执业资质、服务标准、服务质量、医保资金使用和老年人满意度等情况,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监管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全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有序发展,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加强培训指导工作。苏州市立医院北区作为苏州市基层卫生协会的康复护理分会的会长单位,每年免费接收苏州大市范围内护理院的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包括临床医疗、康复护理、医院管理等,2018年共举办42场次;服务约4500人次左右。2019年4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与苏州桃坞护理院签订专科医联体协议,从5月开始,每月安排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的专家到苏州桃坞护理院进行查房、业务指导。 四、引导部分非建制镇卫生院建立护理院或开设医疗护理型床位或病区,鼓励公立医疗机构托管护理院,明确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设针对居家养老的家庭病床。截止去年底,15所二级以上医院建有老年病科,乡镇卫生院托管的护理院7家。 五、夯实医养融合体系网络。加大医疗机构老年病房建设,扩大居家养老护理家庭病床资源,提升老年医疗护理供给能力。进一步推进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相互合作、资源共享。鼓励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和中医院开设老年病专科和老年病区,在原广济医院地块,新建一家政府办康复医疗中心,积极谋划公立护理总院立项建设。加大对老年医学科的投入力度,提升老年医学科科学研究水平,增强老年医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协同作用。 再次感谢您对医养融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5月20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