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关于交通违法处理便民措施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18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许学雷; | 建 议 号: | 361 |
标 题: | 关于交通违法处理便民措施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一、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在家庭的汽车保有量是越来越高,而作为全中国最耀眼的地级市——苏州更是独占鳌头。具体有关部门公布的消息,截止2018年9月,苏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95.5万,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五,同时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批准,苏州全新的机动车号牌“苏U”号段于2019年1月5日正式启用,标志着苏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进入了一个“恐怖”的时代。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车辆交通违法及违法处理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交通违法处理资源不足与交通违法处理的需求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 二、交通违法处理“难” 自从史上最严交规实施以来,查违章、交罚款已成为有车一族的经常性“功课”。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2016年苏州市交通违法处理数量约为700万笔,2017年苏州市交通违法处理数量约为1200万笔,2018年苏州市交通违法处理数量约为1400万笔。由此可见苏州市交通违法处理“压力山大”。 车主缴纳罚款最传统的方式就是去交警大队违法处理大厅办理。苏州市各交警大厅需要办理违章的人非常多,场面火爆,经常人山人海,大厅挤得水泄不通。而且每次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排队,运气好要等好四~五个小时才能处理完,有时要去好几天排多次队才能处理好,许多车主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三、解决交通违法处理“难”建议 各行各业都在优化公共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千方百计方便群众。建议苏州市交警支队应该从便民出发,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让老百姓办事更便捷一些。采服各种行之有效措施,积极为车主服务,缓解车主处理违章耗时长,交费难的问题。 1.处理大厅大门口,应该在醒目处悬挂车辆违章处理流程图,以便车主提前准备好有关资料,避免由于资料不齐全,无效排队现象。 2.全局推广增加自助违法处理一体机部署,做到正在便民。 前段时间去市车管所办理业务,惊喜发发现了一件“神器”——自助违法处理一体机。在苏州车管所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才了解到:苏州市公安局围绕公安部“数据警务、智慧公安”整体部署和江苏省公安厅智慧警务建设总体要求的探索实践,经过近一年的顶层设计、研究论证和优化完善,形成的一条适合苏州公安实际的智慧警务创新之路,推出了“六星科技•纵横警务”行动。苏州交警支队广泛开展便民行动,其中苏州市交警还在部分场所设立了自助违法处理一体机来给老百姓自助办理交通违法业务,就是一条给市民带来了便捷服务具体的便民措施。 通过自助违法处理一体机,驾驶员只需携带身份证、行驶证和驾驶证去自助服务区处理电子警察抓拍的违法缴费处理事项,驾驶员从确认违法信息到处理完毕,只需要几分钟。自助违法处理一体机从窗口分流了部分业务,有效减轻了窗口的压力。而且自助违法处理一体机采用全流程智能化,缩短了单笔业务的办理时间,同样的时间能办理更多的业务,缩短客户等待的时间,受到了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 经过走访调研,目前苏州全市只有部分交警大队设立了一些自助违法处理一体机,其点位和数量都还远远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所以我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如:派出所、4S店、二手车交易市场、机动车检测中心、社区、大型购物中心、超市等人员密集等场所)全面推广和部署有助于老百姓处理交通违法业务的自助违法处理设备,让广大市民少跑路,少排队,从违章查询到缴纳罚款,再到信息反馈,只需短短几分钟,极大的降低了公众的各项成本,惠民利民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交警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希望有关部分能够积极重视,高度关注。 3.应积极加强和推广互联网车辆违章处理业务。提议充分利用现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4G(5G),AI,生物识别技术,大数据分析等高科技,运用其创新管理体制,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互联网官方网站等多渠道加强线上交通违法处理平台推广,为解决这一矛盾“添砖加瓦”,同时也更深的加强“智慧警务”工程的便民实效,让这些便民惠民举措深入到群众身边来。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公安局 | |
会 办 | ;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9-5-6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361号提案的答复 许学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交通违法处理便民措施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市局交警部门高度重视交通违法处理工作。2018年,交警部门实施了三项措施以逐步缓解、解决排队积压现象:一是延长工作时间。2018年1月1日起,市区处理点的工作时间从原来的9:00-11:30、13:30-17:00,调整为8:30-17:00,中午不休息,延长了25%的工作时间。二是安排引导员。在人流量大的处理点配备了引导员,引导群众通过自助处理机、手机APP等自助方式处理,为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三是增加处理窗口。2018年起,市局交警部门在市区人流量违法处理点上增加了办公设备,增开了处理窗口,目前第一批8个处理窗口已增设到位,后续将根据具体情况再增设处理窗口,以进一步提高日处理量。通过以上措施,2018年的非现场处理窗口排队现象较2017年有了很大改观,群众针对交罚款难的反映从2017年的48件,降为2018年的23件,降幅为47.5%。 一、关于悬挂处理流程图以及提供相关资料的建议。《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非现场查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点工作规范及考核办法(试行)》中明确,全市各违法处理点要公示常见违法行为处理程序、处罚标准和依据,相关工作制度、流程以及处理点分布图等。但市局交警部门也发现个别处理点有公示牌遗失、破损的情况,接下来将加强检查并督促整改。 另外,按照省交警总队的工作规范要求,原来对车辆所有人为单位的,都要查验、留存当事人提交的单位出具的驾驶人身份的证明;违法车辆为营运车辆的,还要查验、留存其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件影像件。但从2019年2月份起,按照公安部交管局“放管服”新政要求,省交警总队发出通知要求各处理点不再审核“单位证明”及“营运资格证明”,只需要当事人本人持身份证明、机动车驾驶证和行驶证原件,到处理点即可处理相关交通违法行为,此举也将一定程度的提高处理效率。 二、关于推广自助违法处理一体机的建议。2018年,市局交警部门共建设部署了100台违法处理自助机,分别部署在部分交警大中队、派出所、车管分所、车管服务窗口。驾驶人携带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通过自助机活体人脸识别核验后,可以处理本人名下机动车违法、他人名下机动车不记分违法。另外,驾驶人还可以至交警大中队窗口或通过“交管12123”App备案他人机动车,备案后可以通过自助机处理他人机动车备案日之后发生的违法记录。同时,市局积极进行“苏州公安政务便民服务一体机”项目建设,将上述违法处理功能模块移植至政务便民服务一体机中。 此外,非公安部门场所如4S店、二手车交易市场、机动车检测中心、社区、大型购物中心、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由市局交警支队提出申请和建议,统一由市局规划部署政务便民服务一体机。 三、关于加强和推广互联网车辆违章处理业务的建议。2015年,市局交警部门根据部局、省总队统一要求,建设了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szv.122.gov.cn)及“交管12123”App。2016年,市局交警部门自主建设了苏州交警微警务平台(“苏州交警”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城市服务)。驾驶人在上述互联网+平台上注册并绑定驾驶证和车辆后,可以处理机动车违法记录。 目前,违法处理自助机、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交管12123”App、苏州交警微警务平台违法处理量占全部违法处理量的30%以上,很大程度分流了窗口业务量,降低了市民违法处理的各项成本。下一步,我局交警部门将向上级部门申请全国驾驶证查询比对接口,升级违法处理自助机和苏州交警微警务平台,允许外地驾驶人通过自助机和微警务处理交通违法,同时,加大对上述违法处理渠道的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其业务量。 感谢您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市公安局 2019年4月30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