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关于提高我市钢渣综合利用率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09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毛昌宁; | 建 议 号: | 169 |
标 题: | 关于提高我市钢渣综合利用率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多年来我市的钢铁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提高钢渣综合利用率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全国性的普遍问题。据中钢协公布的数据,钢渣和高炉渣是钢铁行业排放量最大的冶金渣,产出率分别约为粗钢产量的14%和30%。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全国钢渣累积堆存近10亿吨。目前我国钢渣尾渣的综合利用率普遍不高,与发达国家综合利用率接近100%的水平相差较大。 一、提高钢渣综合利用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1、现有钢渣综合利用水平会造成严重污染。由于技术不能满足后期深加工的需要,很多钢渣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处理便进行堆弃,不但造成了大量可利用资源的浪费,也会给土壤、河流、大气带来严重污染,不处理则遗患无穷。我市某钢厂钢渣长期堆放扩散造成污染,已被环保部门点名批评。 2、钢渣综合利用领域广泛。在建筑领域,可用于生产钢渣水泥、制砖,用作铺路和回填材料;在冶金领域,钢渣中含有的多种金属通过回收可再次利用,也可作为冶炼溶剂,降低冶金燃料的消耗;钢渣提炼产品还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农业肥料等方面。 3、提高钢渣综合利用效率符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十二五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2010-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提高钢渣综合利用效率,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二、相关建议。 1、防止钢渣污染要摆到议事日程。要提高认识,加大对钢渣资源化利用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钢渣资源综合利用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要认真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中相关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对有效提高钢渣综合利用率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作用,为企业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强规划,合理规划提高钢渣综合利用效率的实施方案,促进钢铁行业与下游建筑、建材、道路行业联合解决钢渣循环利用问题,最终达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同时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成熟技术。 2、鼓励企业加大钢渣利用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要鼓励开发新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造,争取在源头解决问题。钢渣利用率总体不高,主要在于钢渣安定化处理难,渣铁分离难,硬度大、杂质含量高、成分波动大,稳定性不良等原因。要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健全配套措施,积极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作用、科研单位研究先导作用,加快产学研用协调发展,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利用,在钢铁企业所有钢渣处理生产线实现钢渣的安定化处理,推广热闷技术,在技术上进行改造,鼓励积极开发清洁化、流程短的新型处理工艺,增强钢渣稳定性工艺的开发研究。 3、支持钢渣利用产品的应用推广。钢渣碎石具有强度高、表面粗糙、耐磨和耐久性好、容重大、稳定性好、与水泥结合牢固、有耐磨、抗折强度高、耐腐蚀、抗冻等优点,相对于普通碎石还具有耐低温开裂的特性,具有良好的渗水和排水性。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有透水性强、承载力高、便于维护、耐热性强、抗冻融性优良、散热性高等多重优势,可以广泛推广。通过多渠道宣传,加强此类新产品的应用推广,有利于拓宽钢渣综合利用的途径。随着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钢渣代替传统砂石骨料用于透水路面铺装,将会在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会 办 |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9-5-28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69号提案的答复 毛昌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我市钢渣综合利用率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钢铁产业是我市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市现有6家钢铁企业,分布于张家港、常熟等地,其中张家港市粗钢产量占全国的3.6%。随着目前环境管理的日趋严格,我市各钢铁企业对钢渣再利用问题也愈加重视,坚持实行环境优先战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 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解决钢渣利用问题主动性 1.高度重视,完善政策 一是将钢渣污染摆上议事日程。针对历史遗留钢渣大量堆放问题,已明确提出清理方案。沙钢集团、永钢集团根据方案,加快历史钢渣的清运工作,并做好运输、处置过程的污染防治工作。 二是加强固废综合利用政策体系建设。2018年,省工信厅(原省经信委)出台《江苏省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强化顶层设计,拉开了钢渣等固废利用制度化、体系化的序幕。张家港市政府相关部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张家港市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提升规划理念,做实布局谋篇,为合理利用钢渣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沙钢集团积极参与国家钢铁行业的31个国标、行标的讨论制定修改工作,且正在参与制订《钢铁渣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标准》,预计今年将通过审批实施;永钢集团正在瞄准国家发改委组织推进的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备案工作,现已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相关申报材料。 2.强化学习交流 2019年初,市节能监察中心组织沙钢集团、永钢集团等四家钢铁企业赴宝钢股份参观学习,实地考察了钢渣处理中心等生产区域和生产线,详细了解了钢渣深加工处理先进技术,深入探讨行业发展前景。宝钢股份遵循“固废不出厂”等绿色生产理念,大力推进钢渣固废源头减量化、提高返生产利用率,其钢渣综合利用能力走在行业前列,我市各企业可借他山之石,强弱项补短板,提升钢渣处理能力。 二、 积极引导,不断加大钢渣规范化处理力度 近年来,我市钢铁企业年均生产各类钢渣超过500万吨,品种主要有转炉渣、电炉渣等,钢渣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压力较大。我市积极引导,鼓励开发新技术,提高钢渣利用水平和利用率,目前正在组织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国胜教授等有关科研人员进行技术研究。 张家港市专门组织实施沙钢集团、永钢集团钢渣处置项目的规划、建设。一是加快推进沙钢异地新建钢渣生产线项目建设,该项目包括钢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和钢渣微粉项目。其中,钢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包括两条120万吨/年转炉热闷渣加工线、一条90万吨/年电炉热闷渣加工线。钢渣微粉项目为120万吨/年钢渣粉立磨生产线。预计2020年建成投运。二是加快推进60万吨/年永钢钢渣处置项目,该项目将于今年6月建成投运,从根本上解决永钢集团钢渣的处置问题。 我市不断加大监管力度,规范钢渣综合利用行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一是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钢渣处理项目科学选址,避开环境敏感点、各类保护区、长江干线沿岸等,控制环境风险;二是督促企业配套建设钢渣贮存仓库,规范钢渣贮存行为,采取防风、防雨、防晒等措施,严格落实有关污染防治要求,防止二次污染;三是加强钢渣处理过程污染防治措施,如有效收集粉尘、废气,配套建设先进废气处理设施,保障处理后废气中粉尘等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四是加强监管,开展监督性监测,对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污染物超标排放等行为依法查处。 三、 拓宽思路,大力支持钢渣利用产品使用推广 沙钢集团以无害化处理为基础,以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大幅减少钢渣转移和处置量,如采用细磨、磁选回收金属铁素资源方式回收部分钢渣,同时与数家建筑公司签订合同,将钢渣与天然碎石、粉煤灰混合,制成抗压强度更佳、稳定性更好的道路基层材料,并广泛运用到全市各条主干道上。 永钢集团与盈创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投入2000万元建设3条钢渣3D打印生产线,年可消耗钢渣约5万吨。该生产线主要以钢渣、建筑垃圾等材料作为打印油墨的原料,配以纤维、粘结剂等,可根据用户需求打印各种传统工艺较难实现的异形构筑物,实现经济环保双收益。去年底生产线打印的污水池与环保监测小屋均已投入使用,下一步将根据生产运行情况及永钢对产品的实际生产效果,计划先从公共事业服务设施开始积极开拓张家港市场,后期将面向全国推广。 另外,我市有关政府部门也在为各类钢渣产品的销售推广开辟渠道,在把控好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将其优先列入政府市政工程采购项目,不仅提高道路建筑的质量强度,还拓宽钢渣综合利用途径,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契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5月28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