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187.关于加快吴门医派古籍抢救保护、整理发掘与利用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09 浏览
建 议 人:
马奇翰;
建 议 号:
187

标    题:

关于加快吴门医派古籍抢救保护、整理发掘与利用的建议

建议内容:

  习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吴门医派是中医药学最主要的学术流派,名医众多、著作宏富是吴门医派的两大特色。吴门医家留存的大量著作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苏州是吴门医派的发源地,吴门医派医籍古籍留存众多,就是在我市吴门医派传承与发展主阵地的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就有两千多种、近万册的医学古籍,吴中医家的著作占绝大多数,其中不乏许多古籍珍本、善本、孤本图书。散落民间的吴医古籍更何以万计。但由于资金,场馆,设备,人才等众多原因,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缺乏很好的保护、传承、挖掘、整理和利用,亟待我们进行抢救性保护、整理,并加以利用。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古籍纸张的自然老化、破损严重。2.古籍的虫蛀、霉变等现象时常发生。3.古籍储存没有专业设施,条件有待改善,主要涉及环境温度、湿度等。4.古籍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保护工作缺乏资金保障。5.古籍整理与利用工作没有系统开展,没有具体计划及时间表。6.散落民间的医籍古籍没有得到很好的征集、整理。
  主要建议:1.以苏州市中医医院为龙头单位,设立专门机构和项目,配套专门人员和经费,对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以及其他图书馆藏的吴医古籍库进行普查,摸清古籍保存现状。2.安排专门资金,在苏州图书馆等专业机构的帮助下,有计划地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重点对善本、孤本以及损毁较为严重的古籍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3.增加投入和设施配套,改善古籍保存条件,尤其是因为环境湿度变化导致的古籍文献出现粘连现象。4.加强中医药古典医籍研究人员引进,按照实际需要,设立古籍整理专项资金,有计划地对古籍进行整理、研究、出版和利用,如文献缩微、复制、影印出版、电子扫描、光碟储存等。5.积极采用缩微技术复制、抢救珍贵古籍。要整合现有资源,建立面向公众的吴中医学古籍门户网站。6.配套专门办法和资金,加强对散落民间的吴门医籍的征集,提升社会关注度!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会 办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委办公室;;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19-5-27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87号提案的答复   
马奇翰委员:
  现对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吴门医派古籍抢救保护、整理发掘与利用的建议”提案回复如下:
  吴门医派是中医药学最主要的学术流派,名医众多、著作宏富。2013年12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原苏州市中医药研究所正式更名为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院,与苏州市中医医院形成两院一体,协同发展的局面。研究院下设理论与文献研究部、临床研究部、临床药学研究部、研发中心、文化与发展研究部等5个研究部门,围绕吴门医派特色优势,开展多学科、多层次的科学和文化研究。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全市逐步开展吴门医派古籍整理工程,辑成560万字共4册的吴医古籍巨著--《吴中医集》,此后《吴中名医录》、《吴中十大名医》、《吴中秘方录》、《吴门医派》、《吴医荟萃》、《吴中当代名医医案丛书》、《昆山民族民间文化精粹-中医卷》、《虞山医学流派•藏珍集萃》等一批旨在传承吴门医派学术和文化的著作相继出版。2017年,全市进一步强化对吴门医派著作整理,完成了《曹存心医案全集》、《吴门医派珍本医案六种》的编写,整理了《吴门医派医述与医论集粹》、《吴门医派医案与医话精选》两本著作约60万字,启动了《吴中医籍考》的编撰工作。
  根据您的建议,我市将不断加强对吴门医派古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吴门医派传承发展:
  一是加强部门协作,摸清古籍现状。委托相关部门对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所藏古籍现状进行专题调研,摸清古籍的收藏条件,对照国家古籍保护相关标准,查找其不足,并制定相应的古籍保护计划。
  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古籍保护业务水平。邀请专业单位对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古籍普查登记、版本鉴定、研究开发及古籍数字化等业务指导,提高其业务水平。
  三是加大对吴门医派传承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强部门沟通,不断细化、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内容,把古籍修复、保护、整理、发掘、征集等方面纳入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保护吴门医派历史遗存,推荐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参评下一批“江苏省古籍收藏单位”。
  四是实施委托保管,开展专业保护。根据古籍保护现状,必要时委托苏州市古籍保护中心代管,所有权归属不变。苏州市古籍保护中心将联合苏州市中医院图书馆,对此开展专业的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5月27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