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031.关于保护老字号品牌,加快传统商贸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3:59 浏览
建 议 人:
民进苏州市委员会
建 议 号:
031

标    题:

关于保护老字号品牌,加快传统商贸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建议内容:

  中华老字号是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或国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国大陆老牌企业。目前苏州有中华老字号企业74家。(其中进入商务部“保护与促进的中华老字号名录”的30家,90年代由国家贸易部命名的17家,中国商联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会员单位27家);有“江苏老字号”54家,位列全省首位。市商务局也在2018年制定颁布了《“苏州老字号”认定办法(试行)》,有效界定苏州老字号,突出了品牌。
  老字号既是企业字号,又具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老字号品牌的百年传承遇到了新的挑战和问题。如何保护老字号品牌,加快传统商贸业转型发展?我会下发调查问卷,调研了我市老字号品牌的现状与问题,力图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老字号品牌”面临的问题:
  1.未能充分利用原有品牌价值拓展市场。很多老字号企业始于明清时期,在历史沉淀中保持了良好的信誉和优秀的产品质量,然而品牌定位偏低,不能利用新兴商业体充分展示和提升品牌。问卷统计显示,有97.78%的消费者熟知传统商业街区中的老字号,但仅有2.44%的消费者在新商业综合体内见到过老字号的身影。月内光顾老字号的比例仅占据被调查者的四分之一,而好几年都没有光顾的比例高达19%。43%的被调查者因带外地朋友玩而光顾老字号,21%的被调查者为购买礼品而光顾,仅有30%不到的被调查者出于日常消费需求而光顾老字号,并且这类消费主要集中在传统苏式面馆、早餐糕点等店铺。
  2.没有充分展示品牌的文化内涵。老字号品牌“老”有余而“新”不足。调研发现,在“相对于其他品牌,您对老字号的态度”这一问题上,有53.66%的被调查者表示,除非需要给外地朋友送礼,否则不会考虑老字号;甚至有12.2%的被调查者表示,当今的老字号已经“徒有虚名,跟不上潮流,会优先考虑其他品牌”;有87.8%的被调查者认为,老字号应该“深挖品牌内涵,拓展新的消费群体”。面对新兴消费群体的审视与比较,老字号需要通过品牌文化的展示寻找更多的认同。
  3.包装陈旧,跟不上现代审美。对比国外“老字号”品牌的鲜明logo、时尚的包装,老字号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即便是苏州最负盛名的黄天源、采芝斋等,想要让人回忆起某个印象深刻的包装还是非常困难。在全民消费升级,追求品质的时代,这越来越成为制约老字号品牌发展的桎梏。调研发现,选择“老字号知名度不够”仅占2.44%,而“包装和宣传缺乏创意,拿不出手”而放弃老字号的占了36.95%,有24.93%的被调查者认为老字号应该与时俱进,创新外观包装。
  4.产品种类单一,数十年未曾改变。老字号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百年历史的沉淀、创始者的初心,有利于品牌特色的建立,却也使得品牌在新的环境中小心翼翼,甚至故步自封。消费者步入一家老字号看到的场景、买到的商品,与10年20年前全无差别。调研发现,有75.61%的被调查者希望老字号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在对发扬老字号的有效手段的提问中,有87.8%的人选择了“立足自身,更新产品,提高品质”。可见消费者对于老字号的消费需求依旧存在,并且愿意为老字号掏腰包,但一成不变的产品限制了消费者的需求。老字号逐渐消失在人们日常消费需求之外,变成了“摆设”或是“送礼专用”。
  5.门店管理落后,消费体验感差。国有老字号在改革开放前,很多都是定点接待单位,服务员无需宣传企业、推销产品、挽留客人,习惯于对普通消费者冷淡漠视。这使老字号更容易在网络电商对实体店铺的冲击中败下阵来。在调研中,有人留言:“字号越来越值钱,不代表门店可以不讲究,服务可以那么随意”。在“您认为限制购买老字号的理由”中,有51.22%的人选择了“门店消费体验感差”。
  6.缺乏有效的品牌传播手段。老字号企业对自身品牌产品的宣传和推广缺乏布局是我国老字号的通病。久而久之,知名度日益减弱,品牌价值逐渐缩水。调研“根据您在生活中的观察,发扬老字号的有效手段是什么”几个意向中,有3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利用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商”,11%的选择了“跟随新政策,借势发展”,更有7.32%的人选择了“广告效应,明星代言”。
  7.国际化意识薄弱。大多数老字号在国人心中地位较高,然而不少外国朋友反应,老字号形象类似,没有英文名称,或者英文翻译错误百出,门店没有英文导购等等问题使得他们望而却步。希望老字号也能够有像“可口可乐”这样中英皆宜的响亮名称,便于记忆,也便于他们向本国的亲戚朋友推广。
  另外还有实体经济增长乏力,人工成本、租金成本、税费成本高企蚕食本就不高的利润等原因,以老字号为代表的传统商贸业生存艰难。需要尽快跟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意识变化,回归质量和服务,提升性价比,避免被淘汰或陷入单纯的低价竞争。
  二.传统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建议:
  1、品牌定位调整。将信誉、质量和情感记忆定义为老字号的核心价值,让消费者对老字号消费有情感体验,对技术和质量信赖,对品牌有认同感。在老字号经营中植入新概念,使娱乐、文化、教育、购物完美融合,吸引更广区域的消费客群,让老字号成为游客旅游购物的核心,增加城市味道和记忆;也融入社区服务社会功能,开展社区老字号推广周,利用互动体验或社区居民老味道寻访等活动,增加附近区域消费粘性。
  2、文化内涵深度挖掘。一个不断发展且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调研结果显示,82.95%认为老字号的最大竞争力在于品牌本身所代表的地域特色、信誉和情怀。老字号的背后是对几代人坚守的情感共鸣,对材料、工艺、产品质量等的遵重保护和发展,对企业文化认同等。这也正是新时代亟需的文化因素,应该多加挖掘,从消费者的角度讲故事,抒情怀。
  3、立足传统,与国际接轨。建议政府资金扶持、开展竞赛,引导与时尚设计及品牌机构对接等,鼓励老字号在保持传统形象的同时,敢于、愿意、善于在包装上、品牌LOGO上、产品上投入、研发、使用新的设计理念;使得老字号品牌在视觉识别上既有区域、历史的差异,又有与时俱进、时尚合宜的特点。建议政府提供统一英文翻译,定期维护英文翻译识别牌。
  4、发挥老字号经营场所优势,有效参与全域旅游。建议发挥百年手工传承工艺的诱惑力,在旅游热门街区打造老字号一条街,将品牌集体推广,增加游客对城市情调的体验感。同时与文旅融合,提升消费体验,如提供免费行李寄存服务等。开发多业态发展体系,例如打造参与制造体验趣味活动,消费场景浸入式体验,基地参观亲自制作等。
  5、引入现代企业发展新模式。建议老字号大量进驻新商业综合体,或部分品牌集中经营,组建多元的类似shoppingmall那样大型的综合休闲体验馆。建议政府出台政策杠杆,引导老字号与互联网对接及与其他产业深度合作,应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建议政府组织行业文化推广,例如举办专门的老字号节,或在每次节庆会展活动中留出空间推荐老字号餐饮,既解决会展期间用餐问题,又依托展会平台让老字号整体亮相推广。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商务局
会 办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张家港市政府;常熟市政府;昆山市政府;太仓市政府;吴江区政府;吴中区政府;相城区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姑苏区政府;;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19-5-31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31号提案的答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