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关于利用好退休教师资源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15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龚震; | 建 议 号: | 211 |
标 题: | 关于利用好退休教师资源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带来的不仅是入托、入学需求的增加,而且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年轻女性教师集中,生育需求也相对比较集中,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校“被迫”出台了“生二胎需排号”的规定,“不实行有序生育的,扣罚奖金,延迟晋升聘用,取消三年内评优资格”等。不合理规定的背后其实是师资缺口与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 与此同时,苏州将逐步推行小学延迟放学,这需要一定量的教师加班看护,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在师资力量紧缺时,甚至可能成为一些学校的一种负担,学校可能通过变相的方法,在这项种善政面前设置“玻璃门”。比如,一些学校在摸底阶段中已经有班主任通过让小学生听得懂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不要选择留校延迟放学,无论其家庭是否确有需要。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教师也需要减负。”不是无的放矢。 此外,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各地新建、改扩建了许多中小学校、幼儿园,对教师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2019年,仅苏州工业园区就将新增12所新校(区),计划新增学位1.15万个。其中学前教育段1200个、义务教育段9200个、高中段1100个。苏州各区(市)除了面向全国加大教师招聘力度,还主动到中西部地区的师范院校进行校园招聘,引进了一些教师,但是一个学校大量新教师直接上岗,缺少老教师的传帮带,不利于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委员在苏州某重点小学调研中发现,很多家长对一些刚出校门就担任班主任的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很有意见,敢怒不敢言,有些人已经在想方设法转向优质私立学校。 教师的专业性强又有编制限制,学校女性员工的比例又比较高,很难从当地劳动力市场轻易获得优秀师资补充来渡过暂时的难关。即使从其它学校借用或者从校内其他岗位抽调在职教师进行支援“顶岗”,也是拆东墙补西墙;而且教师工作量太大导致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也会受到家长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招募优秀退休教师传帮带或者“顶岗”,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 教学工作与一般工作不同,更看重用爱陪伴,用心付出。一般说来,退休后自愿重返教学岗位的,都是热爱教学事业、热爱孩子的人,而常年的教育工作又保证了他们的专业性、经验性。我国已经由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阶段进入到更注重教育质量的阶段,想象如果一个班缺任课老师,是来一位大学刚毕业的或者是临时招聘的代课教师,还是一位拥有40年教龄的优秀教师更让家长满意、让校长放心? 而且招募优秀退休教师“再上讲台”也符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实际。伴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今天的老年人,相比过去更健康也更有活力,他们要面对的是退休后二三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社会生活。除了广场舞、照顾孙辈、夕阳红旅游团,一些老年人有能力,也有意愿参与一部分社会工作,不应根据年龄一刀切地将他们排除在社会工作之外,让符合要求的退休教师继续发挥余热,是一举多得的善政。 为此,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中小学退休教师志愿“返岗”人才库。65岁以下、中级职称以上的退休教师均可自主申请入库,距离退休时间还有一年的中级职称以上教师也可以预申请入库。 2.苏州市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因缺编、教师产假及病休等特殊情况,造成从事学科教学工作专任教师不足的,可入库选择所需师资,并给予其与正式教师同等的薪资待遇。 3.新建中小学校招聘一年以上临时性专任教师作为学科教学传帮带的指导教师。可在市、区编制管理部门核定人员控制数内招聘年龄不超过65周岁的教师,但不占用编制,聘用的退休教师按照职称,与正式教师同等待遇;另外给予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及正高级教师每月不低于2000元的补贴。 4.招募65岁以下的退休教师作为延迟放学学生在校看护教师。有些地方有退休教师作为志愿者无偿参与此项工作,应予肯定,不过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可以有志愿者参与,但不能是主体,只可作为临时性应急后备。作为主体招募的退休教师还是应该给予符合市场水平的薪酬,才能确保其长期性、稳定性,并有质量保证。 5.招募退休教师“返岗”,应坚持自愿原则,坚守程序正当,谨防出现资源浪费和影响年轻教师成长的现象。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教育局 | |
会 办 | 苏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市财政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9-5-14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11号提案的答复 龚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好退休教师资源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中央提出了事业编制总量以2012年底统计数为基数,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以来,我市教育系统面临的入学人口刚性增长与编制政策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根据省教育厅开展的对我市2019年基础教育资源需求预警,2019年全市基础教育各学段新增学龄人口20.20万人,教师增量缺口1.39万人;基于化解现有大班额办学的因素,教师存量缺口1.15万人。教师总缺口2.54万人,缺口占比29.78%,预警等级为红色。同时,教师队伍特别是低龄学段的教师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近五年有生育二胎要求的女教师数全市有近一万名,占到教师总数的一成多,而且这个比例呈连续上升趋势。化解编制供给不足师资紧缺的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阶段我市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市各地一直在积极探索破解编制供给不足难题,不断拓宽渠道加大教师补充力度。一是加大编制统筹力度。在全市各行各业编制都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各地坚持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据统计,全市2015—2018年在编自然减员教师5562名,新增在编教师8802名,教师自然减员空余编制全部用于补充新增教师,调剂新增教师编制3000多名。二是探索备案制(年金制)教师管理办法。2015年起,苏州工业园区率先以企业身份招聘中小学教师;2016年市政府《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文件中即明确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招聘教师的行为,在幼儿园、中职两类学校招聘备案制类教师;目前,昆山、太仓、吴江、吴中、相城、高新区等地均在确保程序公正、标准严格的前提下招录了备案制类教师。此类教师与事业编制教师同岗同酬甚至同岗高酬。截至2018年11月,全市共有备案制类教师817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9.91%。上述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编制不足带来的教师总量不足的压力。 我们非常赞同您提出的利用好退休教师资源的有关建议。退休教师是社会一笔宝贵财富和优质资源,大量的特别是刚从岗位上退休下来的教师作为重要力量,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部分专家型、学者型的退休教师,如国家教学名师黄厚江、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薄俊生等,仍活跃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指导、培训、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新入职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部分学校因教师产假、病休等特殊情况,也会返聘本校退休教师顶岗上课或临时代课。您提出的建立65周岁以下中小学退休教师志愿“返岗”人才库,招募优秀退休教师“再上讲台”,发挥优秀退休教师传帮带作用等建议,对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缓解学校师资紧缺的压力,带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明确提出“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优秀退休教师到基层学校支教讲学”。我们将认真研究您的建议,学习借鉴海南、厦门等地“银发教师”计划实施经验,并结合我市教育实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同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共同研究,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深入挖掘退休教师资源潜力,着力解决公办中小学教师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期待您更多的有关教育的建言献策、智慧前瞻。 苏州市教育局 2019年5月10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