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055.关于加强苏州洞庭山碧螺春品牌保护和发展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3:59 浏览
建 议 人:
致公党苏州市委员会
建 议 号:
055

标    题:

关于加强苏州洞庭山碧螺春品牌保护和发展的建议

建议内容:

  洞庭山碧螺春是清朝康熙皇帝御赐钦定的国内著名历史名茶,以其独特的自然品质,享誉海内外。洞庭山碧螺春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茶认证以及中国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碧螺春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却逐年下降。因此,致公党苏州市委参考杭州龙井的发展经验,希望为洞庭山碧螺春的发展建言献策,推动碧螺春成为苏州文化的靓丽名片。
  一、碧螺春的现状洞庭东、西山种茶、制茶,已有千年历史。在洞庭山上的野生本地茶被引种,遍布了整个洞庭西山和东山,形成了独特的采制加工技术。多年来,苏州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稳固产业基础,提升特色优势保护茶果间作传统特色,推进茶果间作良好模式标准化;保护传统茶树品种,筛选优良茶树品种;保护传统手工炒制工艺,推进制作技艺标准化;打造生态茶园,推进碧螺春绿色发展。
  (二)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推进产业合作发展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吴中区组建了57个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实施碧螺春茶叶的集约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品牌化销售、市场化运作。
  (三)着力宜传推介,提升知名度成功举办了《同一首歌》“走进苏州吴中.相约碧螺春之乡”晚会,依托《同一首歌》舞台,将洞庭山碧螺春茶推向海内外;举办北京、上海、沈阳洞庭山碧螺春专场推介会,“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洞庭山碧螺春茶产销对接会”,扩大了知名度,提升了美誉度。
  二、碧螺春存在的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茶农为谋求早产,改种乌龙早、福鼎大白、龙井43等品种,或购买早上市的南方茶青,制作碧螺春,对碧螺春茶的品质和品牌产生了冲击。
  (一)基础研究薄弱,研究机构缺失目前,全国十大名茶都有专业的科研部门从事基础研究,如西湖龙井主要依托中国茶叶研究所,黄山毛峰主要依托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江苏省虽然有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茶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但是主要研究方向不是洞庭山碧螺春。
  (二)产业面积小,影响力不足洞庭山碧螺春产业化程度不高,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机制成为制约洞庭山碧螺春全面走向现代茶业的“瓶颈”。目前,碧螺春原产地面积不足3万亩,仅限于东西山生产。2017年全国十大茶叶区域品牌评比中,洞庭山碧螺春就因为产业规模小而落选十大区域品牌。
  (三)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对碧螺春的形象和认知仍旧停留以前,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周边区域,消费群体分布有限,全国其他地区的认同度还不高。仍以传统宣传模式为主,宣传范围小,宣传模式单一,影响力不足。
  三、碧螺春保护和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引导,推进产业专业化管理运营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协调,由资金实力雄厚的,有丰富资本市场经验的企业,通过市场的方式,采用兼并、收购、联营等方式,组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股份制集团公司。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协会管理职能由农林等职能管理部门加强引导,发挥政府和协会的作用,加强对碧螺春的宣传和统一对外推广。进一步加强地理标识使用管理,实施对碧螺春茶生产、销售、消费等全过程的监管,积极推广防伪标志,建立专门网站进行宣传与防伪码查验等。加大政策扶持,制定碧螺春企业振兴计划,向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在技术升级,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提供补贴或贴息贷款等,培大育强,培精育专。
  2、成立研究机构,推动标准制定和新品的研发建议苏州市成立苏州碧螺春茶叶研究院所,推动碧螺春权威等级标准的制订;开展地产小叶种碧螺春茶叶品种的研究、保护和开发。联合企业与高研发碧螺春相关系列产品。
  3、整合产业资源,组建股份制集团公司洞庭山碧螺春产业化程度不高,“小而散”的问题较为出,至今“叫得响”的规模龙头企业还不多,仅有吴中集团旗下的“玉品”、三万昌的“三万昌”等少数几家获得江苏著名商标。建议改变洞庭山碧螺春传统一家一户生产方式,整合现有茶产业资源,逐步兼并组建洞庭山碧螺春大型股份制集团公司。
  4、鼓励茶农流转使用权,建设碧螺春名茶加工集聚区积极鼓励茶农流转茶园使用权,整合建设高标准中心茶园,统一肥药管理,统一生产标准,促进茶叶生产从家庭作坊式经营向股份合作等规模化经营转变,按自然区域组建若干碧螺春股份合作社,建设碧螺春名茶加工集聚区,实施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的集约化生产、企业化管理、机械化加工、市场化运作,推动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的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促进碧螺春茶叶品质的稳定和统一。
  5、建设洞庭山碧螺春名茶加工中心,推进“四制管理”各区域碧螺春股份合作社的茶叶加工集聚区建成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标准化建设,逐步规范运作模式,通过集中加工、规范生产、合作互助,使得碧螺春茶产业链中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更加紧密,实现碧螺春产业的进一步提升,经过几年努力,将各碧螺春茶加工集聚区建设成为洞庭山碧螺春集中加工中心、培训中心、集散中心、产品展示中心、产品配送中心,从而推动洞庭山碧螺春产业跨跃式发展。合并后的大型股份合作社要以工业化运作理念,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行“四制管理”。即投资股份制,由各茶农、各区域茶叶股份合作社按股份共同投资;管理公司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茶场场长、加工中心主任、营销部主任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项规章制度,量化管理,定额承包,绩效挂钩,奖惩兑现;用工合制,根据成本核算与职员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定期考核。
  (二)创建茶博园,推行专业化品质管理在东西山设立茶博园示范园,进行“统一生产、统一技术、统一肥药管理、统一采摘、统一拣剔、统一加工、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供货、统一配送、统一销售”,在12个统一管理上,由协会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指导原则,尤其是统一质量、统一包装方面要加强管理。
  (三)重视品牌建设,讲好碧螺春故事加强碧螺春品牌的专业化运营,加强地域保护管理,深化品牌塑造,加快茶叶衍生品牌的打造。
  1、强化地理标志认证,做好地域保护管理建议借鉴杭州《西湖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办法》的经验,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专用标志。产区专用标志分为三级:核心产区、苏州产区、经授权的其他产区。
  2、专业品牌塑造依托“洞庭山碧螺春”之一品牌,全力打造茶类品牌群落。把“洞庭山碧螺春”作为主导品牌,同时要使用双商标管理,即“洞庭山碧螺春”的商标+企业商标。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中茶杯”和“陆羽杯”等名茶评比活动,扩大碧螺春的影响力。
  3、把碧螺春作为“城市名片”打造讲好茶故事,做好茶文化。政府应将碧螺春作为“城市名片”打造,在省级甚至在央视等主要频道投放公益性的品牌宣传广告,扩大影响力,借助新媒体的模式策划运营,加大品牌的宣传。加强对茶具及相关衍生品如茶文化、主题旅游消费等进行研发和推广,通过“城市名片”的打造,逐渐规范标准、培育产业,实现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承办单位:
主 办 吴中区政府
会 办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19-5-31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55号提案的答复
致公党苏州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苏州洞庭山碧螺春品牌保护和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近几年洞庭山碧螺春品牌建设情况
  (一)洞庭山碧螺春品牌认证
  1997年洞庭山碧螺春获得绿色食品(A级)认证,1998年洞庭山碧螺春获得证明商标认证,2000年制定了洞庭碧螺春省级生产标准,2002年制定了洞庭山碧螺春国家标准。2002年12月9日,吴中区东、西山实施洞庭山碧螺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8年洞庭山碧螺春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2009年4月25日,洞庭山碧螺春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证,2010年吴中区获得“中国名茶之乡”荣誉,2011年洞庭山碧螺春手工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吴中区获“中国十大最美茶乡”荣誉称号,2018年洞庭山碧螺春获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
  (二)洞庭山碧螺春品牌宣传
  多年来,吴中区区委、区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推介工作。从2005年起每年举办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2007年吴中区联合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举办了“同一首歌走进苏州吴中,相约碧螺春之乡”大型文艺晚会,从2009起,连续四年走出吴中,举办了洞庭山碧螺春北京、沈阳推介会。这一系列活动为洞庭山碧螺春茶叶全面走向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搭出了平台。
  (三)洞庭山碧螺春品牌保护
  为保护洞庭山碧螺春著名品牌,吴中区实施了洞庭山碧螺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联合全区各茶叶专业合作社,合成整体驱假冒,抱团成块打品牌,采用“母子商标”管理模式,实施洞庭山碧螺春全区统一包装,相关职能部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净化洞庭山碧螺春市场。
  (四)洞庭山碧螺春产业化发展尝试探索
  2013年,吴中区将区太湖农业发展集团公司作为主体,联合光大证券,拟将洞庭山碧螺春实施集团化运作,做了一些前期策划探索工作。在收购东西山茶农核心茶园的过程中,因种种原因未能推行,待条件具备时再作打算。
  二、下阶段洞庭山碧螺春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一)组建洞庭山碧螺春集团
  采摘和炒制劳动力缺失和日趋老龄化严重制约着洞庭山碧螺春产业发展,必须推进洞庭山碧螺春集团化运作。先行由区内若干规模茶叶企业联合组建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联盟,制定洞庭山碧螺春联盟团体生产和产品标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外观、统一销售价格。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逐步吸引中小茶企加入产业联盟,待条件成熟时,由区政府协调,实力公司牵头组建洞庭山碧螺春集团公司。
  (二)加强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研究
  成立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研究会,扩建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博物馆。深入研究洞庭山碧螺春历史资料,充分挖掘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内涵,讲好“康熙御赐”“吓煞人香”历史故事,努力将洞庭山碧螺春历史文化推广到全国千家万户,进一步提升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品位和产品附加值。
  (三)加强洞庭山碧螺春品牌建设
  1.加强洞庭山碧螺春原产地保护。保护洞庭山碧螺春传统茶树品种(东西山群体小叶种)、传统工艺和茶果间作生态模式。推进茶树地方良种扩繁、制作工艺的传承发展,永续保持洞庭山碧螺春传统品质特色。
  2.加强洞庭山碧螺春商标规范管理。制定“洞庭山碧螺春中国驰名商标管理办法”,严格规范洞庭山碧螺春中国驰名商标的准入标准,加强对中国驰名商标使用情况和茶叶质量情况的监管、查处力度,形成中国驰名商标使用和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维护中国驰名商标的良好声誉。
  3.加强洞庭山碧螺春宣传推介。积极参与“中茶杯”、“中绿杯”等全国名特茶质量评比和全国茶叶大型展销会,让国人充分了解洞庭山碧螺春特有的花果蜜香品质特征。积极参加全国茶叶标准化组织机构和茶产业联盟,充分发挥历史名茶在国内茶叶界的话语权,扩大洞庭山碧螺春品牌影响力。开展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节,加强洞庭山碧螺春对外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国家和省市电视台、新媒体将洞庭山碧螺春作为苏州城市名片和有形载体向全世界宣传推介苏州生态优美、人居适宜、经济活跃等优势。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洞庭山碧螺春品牌保护和发展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的关心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工作继续给予监督和理解。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
                                                                                       2019年5月30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