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关于把灵岩山、天平山、白马涧组建成苏州市级体育旅游...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18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王江海; | 建 议 号: | 283 |
标 题: | 关于把灵岩山、天平山、白马涧组建成苏州市级体育旅游综合体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的宏观分析,到2020年,全国体育消费总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将显著上升,体育消费结构将更为合理。 苏州位于长江冲积平原,几乎没有山脉。而在苏州城西的灵岩山、天平山,由于中环线的开通,已融入了市区,“灵白线”的徒步线路已名扬苏州和上海,并列为苏州环金鸡湖步道,环古城运河步道三大步道之一,而且”灵白线”是唯一的山区步道,更吸引了徒友和体育爱好者的亲眯。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西部这条徒步道分属于不同职能部门管辖。灵岩山属于苏州市宗教局,天平山属于苏州市园林局,这二座山地域上又属吴中区木渎镇,而白马涧属于高新区枫桥镇。这样一来,这条黄金徒步线上,甚至整个区域内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不仅城市管理落后,而且没有消费地方,留不住游客。特别是春节和进香时间,灵岩山周边拥挤不堪,红枫节时,天平山小商贩占道,农民拦车现象不断,有损于苏州现代大都市的形象,造成外地游客慕名而来,由于交通拥堵,进退两难,失望而归。更不利于西部地区的统一招商引资,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此我建议,在苏州市级层面上将这三个区域统一起来进行管理。让不同部门,不同政府都出资入股,组建成一个大型的体育旅游综合体,打造出真山真水的美好环境。由政府统一管理,统一引导,重点支持消费引领性强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推动水上运动、山地户外、航空运动、汽摩运动、马拉松、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产业发展,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引领“体育+”工程的建设,持续推进体育和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旅游景区引入体育资源,增设体育消费项目,升级成体育与旅游高度融合的体育综合体;还可将这三地开发成休闲特色小镇,推动试点项目健康有序发展,大力实施《百万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实施方案》,把这一片最美丽乡村串联成集旅游、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体育综合体。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体育局 | |
会 办 |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苏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吴中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9-5-31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83号提案的答复 王江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把灵岩山、天平山、白马涧组建成苏州市级体育旅游综合体”的建议收悉。市政府将该建议提案交由我局主办,并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吴中区人民政府、虎丘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等协办。为此,我们专门就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协商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以“增强人民体质、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构建“10分钟体育休闲生活圈”,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宣传和科学健身指导,整体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计划到2020年,全市建成健身步道2773公里、各类体育公园10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3.4平方米;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20万,体育社团总数达到400个以上,个人注册会员超过100万人,各类体育俱乐部达到1500个以上;万人拥有晨晚练健身站(点)6个以上,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8人以上。同时,通过参加市创博会体育展、与旅游部门签订体旅融合合作协议等方式,深化与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部门联动机制,在促进健身休闲、全域旅游和健康苏州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您建议中提到的建设“灵白线”户外线路提升项目是我市户外健身步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户外体育旅游服务综合体建设也是全市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将为我市市民提供户外休闲好去处、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发挥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历史等原因,这条经典徒步线路受制于不同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管辖,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近几年来,经努力虽有所改观,但总体仍不尽如人意。下一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和统一管理力度,积极探索新型户外体育旅游服务综合体的建设模式。 一、规划先行,整体推进。面对目前线路所涉及的区域多头管理难题,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此提供了破题新的契机,新组建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更有利于将多部门、跨区域的职能整合,减少多头管理带来的管理无序。原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苏州市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中提出了“一心四轴九带六区”的慢行系统结构,“六区”即为结合中心城区周边山体资源、滨水资源所规划的慢行休闲区,其中就包括天平山、灵岩山等以山水资源为导向的休闲慢行区。相信通过该规划的贯彻实施,通过统一协调,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协办单位的资源优势,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肯定会尽快形成。 二、立足现状,提档升级。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2030)》和《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您提案中提到的“灵白线”所在的灵岩山、天平山和白马涧多数部分属于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经了解,目前各区域和管理部门在不突破红线要求的同时,也做了大量基础性和提档升级工作。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对灵岩古道进行了山路整修,提升灵岩山寺山路整体环境;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加强了对开山采石矿坑区域的景观整治和生态修复;虎丘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开展了对“灵白线”健身步道高新区段专项调研工作,组织区内相关部门拟定步道管理及标识标牌布置等;市体育局组织市登山户外协会常年不间断的进行“灵白线”净山环保活动;吴中区木渎镇区域已完成部分“两山一镇”环境提升工程等。随着《苏州市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推进实施,“灵白线”提档升级工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三、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您提出的集旅游、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户外体育旅游服务综合体是今后我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的新课题和新方向。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提档升级的前提下,通过文化、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布局,力争早日将“灵白线”为核心的区域打造成集旅游、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户外体育旅游服务综合体。 感谢您对苏州文化、体育、旅游等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言献策,也希望您以后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和支持。 苏州市体育局 2019年5月31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