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关于借力文旅融合产业东风,助推苏州创新型主题品质游...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15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吴嘉元;沈晋华;张仲清;顾炯文;陈建荣; | 建 议 号: | 267 |
标 题: | 关于借力文旅融合产业东风,助推苏州创新型主题品质游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苏州是美食天堂,更是全球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让更多的游客留下来,住上一到两个晚上,深度了解苏州的文化与发展,改变当前我市白天看景,晚上走人这一“短板”,将有效改变我市旅游市场空,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省委娄勤俭书记在今年1月初召开的全省对外开放大会上也提出,“相对于经济开放,人文开放要成为新优势”,要更好发挥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民间组织作用,整合江苏“走出去”的品牌和资源,增加我国对外开放中江苏元素、江苏声音。 结合当前我市新组建的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这一契机,我建议,借力文旅融合产业东风,助推苏州创新型主题品质游。 问题一:交通的便捷与推广方法缺乏创新导致游客“朝至夕归”现象。根据调研统计,由于交通往来的便捷性使得“朝至夕归”的游客越来越多。苏州的景区相对偏小,一般都在3小时内完成。游客较难留住。此外,景区景点的推广手段偏于传统,导致游客对苏州的印象依然停留在拙政园、虎丘等,对于老街老巷的认识,也仅限于平江路和山塘街。 问题二:对文旅融合的主题类、研学类旅游产品支持力度尚小。谈到苏州,人们的印象确实是人间天堂。苏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高起点规划与高效能工作,已经将这个城市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城市的“人文主题”浓郁。但相关部门在引导,串联上的缺位,导致了苏州游客市场的缺失。据不完全统计,仅我市教育部门创新推出了研学项目,并通过“护照”“集章”的形式,在小学生群体中流行。对全国乃至全球游客对苏州的认识,几乎忽略不计。类似于苏州教育博物馆、苏帮菜博物馆等人文类的景点景区,更是出现花开内墙无人知的的尴尬状况。 对策与建议: 建议一、多部门协手打造城市标志性旅游名片。建议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苏州市商务局牵头会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苏州市大众餐饮行业协会(苏州餐饮协会)、苏州市苏帮菜餐饮文化博物馆/中国大运河饮食文化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运河遗产展示馆、苏州广电总台等单位支持“涉餐、涉旅企业”打造出水、陆结合,美食与美景、静与动相结合的苏州人文类城市品质主题游。 建议二、建议多部门合力推出品质游认定标准与官方发布。针对前不久央视对苏州一日游的负面报道,仅靠一时的关闭实为治标不治本。为避免“春风吹又生”的现象出现,建议苏州市商务局、苏州市市场监督局、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苏州市大众餐饮行业协会(苏州餐饮协会)联合推荐景区、宾馆、酒家餐厅等的品质认定,并优先给予“品质游”经营权。同时,建议这些部门、单位联合,定期发布新的人文类旅游线路,更好地引导游客。 建议三、提高经营门槛。建议建立对涉旅、涉餐企业负责人,由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授权/委托行业协会依法、依规、依标开展服务标准、质量安全和诚信经营培训或轮训制度,建立一日游诚信机制。对于市场导游、旅行社的规范服务,建立诚信考核机制,建立文旅融合产业服务的苏州规矩。倒逼旅游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对于屡次受到游客投诉的企业,导游,纳入黑名单,并在一定年限内不得进入苏州市场从业。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
会 办 | 苏州市商务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9-5-22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67号提案的答复 吴嘉元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借力文旅融合产业东风,助推苏州创新型主题品质游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吴嘉元委员及其他四位联名委员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对苏州旅游事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委员提出的“借力文旅融合产业东风,助推苏州创新型主题品质游的建议”紧扣当前文化旅游发展的趋势和热点,提案开诚布公地指出了苏州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切合时宜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提升苏州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思路和借鉴。我局相关部门对委员提案的内容进行了深度探讨和研究,现就提案中提及的相关问题和对策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委员们提出的宣传推广苏州旅游的方法缺乏创新的问题,首先向各位委员汇报一下近阶段我局在苏州旅游宣传推广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 1、全市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2018年我市旅游宣传推广工作总体思路: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整体旅游形象宣传为核心,以营销渠道建设为途径,全面提高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一要加强对我市国际、国内客源市场的调研,把握客源市场需求变化的新动向,新趋势;二要加强苏州旅游产品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供给的研究,成竹在胸地展开苏州旅游国际、国内市场推广工作;三要提高市场调研深度。工作重点:根据国际、国内各主要客源市场的独特性,加强营销力度,打造平面、电视、网络媒体结合的立体宣传体系,加强苏州旅游品牌宣传和苏州旅游新产品、新线路的推广工作,全面提升我市旅游市场工作水平。在苏州国内旅游宣传推广方面的基本思路和举措:一是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喜欢苏州的休闲度假类产品,针对这一人群,我们主要在高铁及地铁上通过播放宣传视频、制作站台灯箱片广告等方式开展精准营销;二是京津地区及珠江三角洲等远程市场的游客更青睐体现江南特有风光和世界文化遗产类经典旅游产品,如古典园林、千年古城、水乡古镇等,我们主要通过新媒体定期精准投放、在客源地城市举办推介会、依靠网络OTA购买渠道以及各地旅行社的营销推广来实现旅游产品交易。 2、加强苏州旅游形象和旅游品牌的宣传工作 以整体旅游形象宣传为核心主要包括:坚持政府主体,以媒体平台为主要载体,将旅游形象升级为城市形象。以苏州城市旅游形象为统领,大手笔、大主题、大投入、大力宣传苏州旅游形象与旅游品牌。去年我局着力打造了全国首个集信息查询、线上导览、在线预订、信息推送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苏州旅游总入口”,通过总入口不定期推出官方精选的旅游线路、人文体验产品和特价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品质旅行需求。我局围绕苏州旅游总入口积极开展了各项线上线下地推活动及宣传推广。2018年2月起,上海铁路局所属的152列车次均投放了苏州旅游总入口“宣传视频”和“到站语音播报”,全年共计播出738723次,辐射3.5亿余人次。投放苏州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灯箱广告和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的LED灯箱。与国家铁路局12306合作,在铁路12306APP购票首页顶部露出,两个月总点击达855万+,购票首页底部旅游资讯总曝光达2539万+。 2018年,我局组织相关旅游企业在上海、宁波、广州、成都、长沙、合肥、青岛、济南等地举办了8场苏州旅游推介会。推介会以古典园林、水乡古镇等苏式经典作为首推产品,结合旅游创新产品、苏州地道美食等,让现场观众通过综合性的感官体验领略到了苏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性。我局已连续两年策划组织各地优质旅行组团商来苏考察踩线,两年间共计邀请到来自广东、福建、湖南、四川、北京、安徽等高铁沿线重点客源地城市的旅行社负责人150余人次,进行为期四天三晚或三天两晚的实地考察,考察线路也充分融入了昆曲、评弹等人文体验类项目,通过与苏州地接社的积极洽谈和沟通,促成了苏州人文旅游线路在各大城市的上线落地。 3、创新营销手段,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会奖旅游扎实推广旅游产品。 新媒体宣传营销主要是结合我局参加或举办的各类推介、展会、节庆等活动及其他宣传需求,配合其时间节点进行定向精准广告投放,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大号及粉丝通、新闻APP客户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发布图文广告和抖音APP,对苏州旅游进行整体营销。截止至2018年11月底,朋友圈曝光量达291,5864次,微博大号阅读量达933.1万次,官方微博粉丝通曝光量达524万次,新闻APP广告曝光量达526,9142次。共发布21篇游记攻略,覆盖马蜂窝、携程、去哪儿等各大主流平台,总曝光量达到171549次。 在会奖旅游方面,我们积极打造中国独有的苏式会奖品牌“约会苏州”,推出了“园林会奖”、“湖畔会奖”、“古城会奖”、“雅集会奖”四个高端特色会奖品牌及产品。依靠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旅游示范区和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集聚效应,以苏州文化博览中心、太湖论坛为依托,扩大两大版块的影响力;依托古城、苏州工艺等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景点人文资源,打响“约会古城”、“约会雅韵”等传统会奖体验项目。2018年与北京中青旅联科公关公司合作,就“约会苏州”品牌做了一系列整合营销宣传,在苏州和北京举办了“约会苏州”苏州会奖旅游分享会,邀请到两批北京重点PCO考察团来苏考察。我们还积极参加MICE行业内的各类会议及展览,包括5月份上海的CCBTF和德国的IMEX展会,10月份的CIBTM,12月份的CIMC等,通过参加展会集中推介展示苏州会奖旅游的特色及资源优势。我们还引入国际专业会议组织者协会(IAPCO)的国际性会奖培训,为苏州培养更多会奖人才,并推动苏州会奖产业向国际化、产业化发展。 二、委员们提出的关于文旅融合主题类、研学类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还需持续发力,我们也相当赞同这个看法。研学和亲子是近两年我局在国内旅游宣传推广方面比较重视的工作内容之一。作为全国首批研学旅行试点城市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苏州的研学旅行市场发展较早,因而相对较为成熟,无论是旅游资源还是相关的旅游产品都比较丰富,像苏州评弹、苏州刺绣、水乡古镇文化、智能机器人等主题线路,都极具文化体验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研学旅行方面,我们希望能做到“全域发展”。目前市场上口碑较佳的产品除了文化景点以外,部分酒店推出的“游泳培训”、“果蔬采摘”线路等,经过多年发展逐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慢慢得到游客认同。有的酒店将研学旅行渗透到房间,除了书香气息的屋内布置,房间电视播放的专题片也都在讲述与文化有关的研学产品,此外,很多企业也在兴建研学场地,加入到了苏州研学旅行的队伍中来。 我们在推动研学旅行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客观问题。研学旅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最好由教育部门、旅游企业联合操作,特别在学校安全教育、旅游企业研学产品培育、推广等方面要形成专业化、系统化。2016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国家虽然在政策、资金、跨流域交流等方面对研学旅行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目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等因素多少都会影响研学旅行在苏州乃至全国实施的广泛性和推进的精准性。 三、提案还就目前文化旅游产业如何真正做到融合发展提出了观点和见解,我们逐条加以认真分析和仔细研究,认同委员们提出的对策和建议。 1、多部门协手打造城市标志性旅游名片。 苏州的古典园林、千年古城、水乡古镇、大运河、苏帮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产品应该由“游东方水城,品苏式生活”、“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和大运河”等城市形象统领,联合广播电视、文创企业、餐饮、酒店、旅行社等多个部门,共同策划、推出突出世界文化遗产、体现苏式生活主题形象的专题产品,重点突出美食和休闲体验特色,使文旅产品真正融合,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全面推广。在欧美市场推出苏州世界文化遗产类产品;在日韩、东南亚市场推出江南水乡产品;在国内长三角市场推出休闲度假产品;在京津、珠江三角洲市场推出千年古城、古韵今风等经典产品。 2、多部门合力推出品质游认定标准与官方发布。 针对旅游市场一日游乱象问题,我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市场监管,组建了旅游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修订旅游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加强第三方暗访等制度建设。高标准运行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旅行社信息完善率达100%,导游注册约7千名。建成并运行全域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快速反应、联合整治,并以数据分析倒逼城市管理与服务提升。强力治旅保持高压态势。开展星级旅行社、星级酒店、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和工业旅游示范点复核,强化“一日游”旅行社警示教育,完成全市注册导游年审等工作。2018年以来组织各类旅游联合执法超10万人次,旅游行政处罚案件数在全省前列。查获全国首例利用网络伪造、买卖假冒电子导游证案。“一日游”市场集中整治力度空前。依法查封涉嫌非法“一日游”旅行社及门店约130家,对所有旅游购物场所拉网式筛查、实时视频监控基本覆盖。新出台长效管理措施,突出属地监管、形成职权匹配的综合监管高压态势,强化考评问责、瞄准斩断非法利益链各主要环节,加快提高正面供给。重拳打击户外俱乐部、公众号等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行为,净化旅游市场。 多部门推出品质游认定标准是可以推行的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认定标准及认定程序要充分体现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经得起推敲,接受得了大众的审视。在各部门通力合作及各项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以科学的眼光对待评判标准及标准的实施是对这一行业的最大尊敬。多部门定期联合发布人文类旅游线路引导游客是很好的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线路的前期调研和试点工作,研判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问题,同时要结合当下各景点景区的游客疏密程度,整合全市住宿、餐饮、交通、商贸、消费、就业大数据科学合理布局。 3、提高经营门槛。 我局在打造诚信经营方面完善以诚信管理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新模式,完成了旅行社行业信用评定普查。融入社会诚信管理平台,加强联合惩戒,施行“黄名单”、购物点“30天无理由退货”等制度。先后成立市导游协会、旅游教育协会、旅游商品协会,依托行业协会的专业性对协会成员进行科学管理和教导培训,为从业人员开辟了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的学习道路。 行业协会发展的趋势是逐步独立自主,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加快行业快速发展,因此,行业协会在助人自助的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参与行业管理和人员培训,制定双方满意的绩效评价体系,服务发展、释放活力,以期获得整个旅游大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是一种有益尝试,值得进一步探讨。 以上是我局对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材料,请吴嘉元、沈晋华、张仲清、顾炯文、陈建荣等委员批评指正,再次感谢委员们对苏州旅游事业及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19年5月8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