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关于申报“苏州泰伯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09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吴剑清; | 建 议 号: | 171 |
标 题: | 关于申报“苏州泰伯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并案) | ||
建议内容: |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苏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孕育了优秀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吴文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挖掘、继承、创新吴文化是党和国家赋予苏州在新时代的特殊使命。 吴文化是江南文化基石,而世上又有“江南文化始泰伯”之说,因此保护泰伯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泰伯,生于公元前一二八五年,三让王位,断发文身开发江南,引导百姓兴水利养桑蚕种稻谷,使原本蛮荒的江南得到第一次文明的飞跃,后人尊他为至德先圣、江南人文之祖。正如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苏州泰伯庙现位于苏州市阊门内下塘街250号桃花坞历史街区之中,建于东汉永兴二年(154年)为江南地区第一座奉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的庙宇,现尚存至德桥、至德坊、大殿三间、东西两庑各三间等为清代建筑。泰伯庙虽历经战乱,几度重建,仍始终得到历朝历代朝拜。文革后,苏州政府高度重视,重建了苏州泰伯庙,现已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苏州泰伯庙仅定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远远不够的,不足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泰伯精神在今天看来,任然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弘扬泰伯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泰伯作为吴文化的鼻祖,对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吴文化是吴地人民创造的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成果,是苏州发展历史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不但有助于吴地人民确立文化自信,更能成为推进社会的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因此,保护纪念吴地始祖泰伯的最古老的祭祀——泰伯庙,弘扬泰伯精神,意义深远。 二、宣传泰伯精神,传承核心价值泰伯忠厚谦让宽容,顾全大局礼让王位,离乡背井开拓创业,传授中原生产技术,开创吴地文化,赢得世人“至德无名”的赞誉,它凝聚了一种对社会和人类的奉献精神,一种追求社会发展的创造精神,一种在面临挑战和机遇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一种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开放精神,孕育了吴地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今天,在建设现代化苏州进程中,就是要弘扬这种优秀传统,吸收文化精髓,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文化的力量。 在我国,能拥有象泰伯这样历史悠久、影响力大的历史人物作为始祖的城市并不多见,为此,我们建议尽快将“苏州泰伯庙”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将泰伯庙作打造成苏州文化名片,突出泰伯对吴文化发展的历史作用,为引领现代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的伟大复兴发挥更大的作用。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
会 办 | ;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9-5-30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71号提案的答复 吴剑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申报苏州泰伯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泰伯庙又名至德庙,位于苏州阊门内下塘街桃花坞历史街区,1982年,泰伯庙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一直以来,泰伯庙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较为妥善和全面的保护和管理。 今年初,苏州桃花坞发展建设有限公司委托专业单位,针对泰伯庙存在的白蚁蛀蚀、构件老化的情况,编制了修缮方案。目前该方案已通过我局审核,下一步将进行工程施工。在工程竣工后,泰伯庙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今年三月,省政府印发了《省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苏政发[2019]18号),苏州市新增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委员提出的“申报苏州泰伯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我局非常重视,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按惯例为每五年申报一次,在第九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中,我局将重点考虑推荐泰伯庙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泰伯庙作为弘扬吴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现为什么级别,我局都将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宣传泰伯精神,弘扬泰伯文化。 再次感谢您对苏州文化文物事业的支持!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19年5月30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