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052.借力“一带一路”建设 促进苏州对外经贸发展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3:59 浏览
建 议 人:
致公党苏州市委员会
建 议 号:
052

标    题:

借力“一带一路”建设 促进苏州对外经贸发展

建议内容: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明确指出,“江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要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苏州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开放发展大局和外交工作大局,紧密结合苏州特色优势和发展实际,抢抓机遇、务实创新、主动作为、重点突破,着力深化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一、我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经贸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苏州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经贸的主要成绩和特点如下:
  (一)对外投资量质并举。据统计,我市累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36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59.1亿美元。其中,2017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增对外投资企业42个,中方境外协议投资额10.29亿美元,同比大幅攀升72%。
  (二)载体建设形成亮点。埃塞俄比亚地处东北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我市张家港永元投资有限公司开发的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是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个开发区和工业化引领项目。2015年被商务部、财政部确认为国家级加工制造型境外经贸合作区。截至2017年底,工业园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2亿美元,吸引入园企业82家,实际投资3.77亿美元,实现总产值8.14亿美元,上缴埃塞政府各项税收6830万美元,创造就业岗位14650个。
  印尼是东南亚的重要经济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我市江苏吉打邦农林生态产业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正开发建设印尼吉打邦农林生态产业园,该项目已有12家企业入驻并投入生产,已经办理营业证即将入驻企业18家,意向入园企业涉及中纤板、地板、纸箱、淀粉、酒精、制糖、棕榈油等行业。工业园建成后有望引入百余家相关企业。
  (三)吸引来资稳中趋优。截至2017年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市投资运营的企业累计达1600余家,实际来资120余亿美元,约占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0%。其中,2017年全年共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91个、注册外资3.48亿美元;实际引资3.53亿美元,增长2.34%。
  (四)贸易往来日益密切。2017年全市完成进出口额3160.8亿美元,增长15.5%,全市进出口额保持全国第四、出口继续位居全国前三,进出口、出口分别比2014年历史峰值高1.5%和3.3%,创历史新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达607亿美元,增长18%,占比提升至19.2%,其中出口382.8亿美元、增长15%,进口244.2亿美元、增长23.6%。
  (五)通道建设不断突破。目前,苏州积极打造对接“一带一路”的实体通道,构建“6+30+N”的线束状贸易通道,加强太仓港长江水运集散中心建设。利用公铁水联运、海陆联运等运输组织模式,突破原来的公路运输成本和节能环保瓶颈,是传统物流寻求转型升级的方向所在。自2012年以来,我市大力培育物流新业态,加快推进产业联动,牵头成立了多式联运中心,依托中欧、中亚班列国际货运通道、长江黄金水道及京杭运河江(河)海联运通道,积极探索公铁集装箱联运、江(河)海集装箱联运等多式联运模式,先后培育了苏南公铁水集装箱多式联运、吴淞江综合物流园、“长江经济带江苏省多式联运公共信息与交易平台”等一批多式联运项目。并以此为载体,引导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降本增效。一是海上通路。从苏州经洋山港至欧美线路。货物运输至上海洋山港后经远洋航线运往欧美地区,打通了苏南与欧美间远洋多式联运通道。近年来,苏州港共开辟30条直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直达海运航线。二是陆上通路。包括:(1)“苏满欧”国际五定班列;(2)从苏州经新疆阿拉山口到中亚或欧洲的通道;(3)从苏州经新疆霍尔果斯到中亚或欧洲的通道;(4)从苏州、经海运到东北或俄罗斯海参崴、再经火车到欧洲的通道;(5)从苏州经312国道到达新疆霍尔果斯的通道;(6)从苏州向南到中南半岛的集卡通道。其中“苏满欧”是我国唯一一条不经过新疆阿拉山口的国际五定班列,是一条全新的战略通道。三是空中通道。完善苏州工业园综保区SZV等虚拟空港为主的空中通道建设。
  二、我市在“一带一路”对外经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国家政策支持。根据国家发改委编制的战略规划中,“一带一路”倡议重点省份有18个,江苏并未入选,同时“一带一路”的10个节点城市也没有苏州。此外,全国还涌现了上海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广东自贸区、福建自贸区等一批国家战略支持的政策高地,大大削弱了苏州的竞争优势。
  (二)外贸发展模式简单。目前苏州的对外贸易仍旧以加工贸易为主,市场主要为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产品大多为电子信息产品,贸易方式以出口为主。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很多国家正因此崛起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加工基地,与以制造业为主的苏州有一定的竞争关系。
  (三)企业软实力亟需夯实。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力量,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全球软实力明显弱于硬实力。中国企业在工程建设、资金支持、价格定位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价值观感召、标准规则制定以及法制契约塑造等方面处于劣势。加之海外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复杂多变,语言文化、商业规则、法律体系、行业标准等与国内截然不同,金融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运营风险阶段性存在,对企业在海外的适应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企业国际化经营人才培育也有待加强。企业“走出去”投资、经营需要大量国际化人才。我市在推进“走出去”过程中,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投资所在地人才资源为我服务,取得了很好效果。近年来,商务部及省商务厅对“走出去”企业免费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企业反响十分热烈。但由于名额有限,受益面较小。
  (四)中介服务机构仍需成长。近年来,我市各行业协会、主要律所、会计事务所等咨询服务机构不断加强自身业务修炼,主动服务“走出去”企业,但总体而言,足以全过程服务对外投资项目的本土中介机构仍较少,且专业性不够。
  (五)涉外金融保险压力陡增。走出去”的企业日益增多,境外经营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巨大。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环境不完善,对中国企业的金融支持有限。我市“走出去”企业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占了约七成。尽管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相继推出“走出去”金融产品,但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申请内保外贷、外保内贷程序繁复,要求高。
  三、相关建议
  (一)突出地方优势,寻求主动作为
  虽然国家层面上苏州并非“一带一路”的重点政策支持城市,但苏州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发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加大与中西部省市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产业项目等反面的合作。
  (二)培育“出口名牌”,善用外来资源
  出口方面,苏州应深入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赴沿线国家参加国际展会,加大参展的政策扶持,更重要的是加强“苏州出口名牌”培育和认证工作,支持拥有较强研发和制造能力的贴牌加工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逐步转变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发展方式。可由商务主管部门牵头建立苏州自主品牌培育和推广体系,通过与境外展会机构、贸易促进机构的合作,宣传苏州自主品牌,并集中组织苏州自主品牌参加国际知名专业展会,提高苏州自主品牌国际认知度。
  进口方面,要聚焦苏州经济转型需要,大力促进进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林业、矿产、石油等资源丰富,应战略性扩大来自这些地区的能源、资源性商品进口。要借助“苏满欧”等战略通道,有序扩大来自欧洲的平行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民生用品、奢侈商品等的进口,促进全市外贸平衡发展,加快苏州经济结构转型。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
  建立对外投资的企业管理和专业人才支持体系,强化商务人才培训,将国际化商务人才纳入“姑苏人才计划”。首先,在财政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政府应经常组织对企业的培训和境外考察,进一步加大对“走出去”企业中核心管理类、经营类、法律类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育优秀的企业管理经营人才。其次要对各级政府官员、银行、保险等相关机构员工进行对外投资知识的普及和技术更新培训。最终要建立对外投资的人才支持体系和人才国际化交流平台,提高企业“走出去”的成功率。
  适时为律所、会计事务所等为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制定有规划的培训计划,提升相关机构服务国际化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将苏州市国际商会、相关行业协会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投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和帮助企业走出去,发挥产业协同聚集效应。商会机构可设立统一的海外投资信息平台,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四)打造发展大平台,缓解企业金融保险压力
  我市“走出去”的境外投资基本以民营企业为主,融资压力大,建议以开发区为投资主体,探索更广阔领域的深度投资空间,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工业园区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为模板加快境外投资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企业在海外发展深入,遇到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风险涉及东道主法律制度、税收制度、外汇制度、劳工问题、政府审批程序等各方各面,需要更加专业而全面的风险管控服务。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从最早涉足“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造的中国建造走出去,到已经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产能合作的中国制造走出去,后续可能将带动到“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融合金融保险、法律税务、商务旅行等服务行业的大服务产业的中国服务走出去。保险机构应在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商务局
会 办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19-5-30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对政协苏州市十四届三次会议第52号提案的答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