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关于把苏州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3:41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谢正才; | 建 议 号: | 087 |
标 题: | 关于把苏州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11号)提出,要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等三大类交通枢纽,其中,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1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63个。江苏省内城市南京、无锡、徐州、连云港等四个城市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无锡为新增城市,苏州则无缘入选,但不论是从经济地位还是交通优势,苏州都有实力、有潜力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一、从经济、人口上看,苏州是国家级枢纽苏州是经济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2018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0%,位列全国第七、全省第一;完成财政收入2120亿元,位居全国第六、省内第一,苏州是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苏州是常住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截至2017年底,全市常住人口为106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10万人,是江苏唯一人口超千万的城市,也是全国仅有的13个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之一。苏州是枢纽作用突出的新一线城市。根据《第一财经》旗下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最新一期排名,苏州位列15个新一线城市综合排名第五位,江苏第一。其中,枢纽性位列第八位,在省内仅次于南京。 二、从区位上看,苏州是国家级交通枢纽苏州东邻上海,西傍无锡,南接浙江,北依长江,位于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交汇处,如果上海是龙头,那么苏州就是龙颈,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铁路交通日趋发达。苏州境内有京沪铁路、沪宁铁路,在建沪通铁路,即将开建通苏嘉铁路、沪苏湖铁路、苏南沿江铁路,逐步形成“四横一竖”的铁路主骨架,并有5个枢纽交汇点,高速铁路将实现苏州境内各区域全覆盖。同时,苏州正积极推动高铁北站枢纽建设,争取与上海虹桥站共同打造国家级高铁枢纽,极大地提升了苏州的铁路枢纽地位。公路交通十分便捷。苏州境内沪宁高速、沿江高速、沪苏湖高速、苏沪高速横穿东西,常台高速(苏嘉杭)、常苏嘉高速贯穿南北,其中4条为国家级公路,与规划中的苏震桃公路(苏杭高速),形成“四横三纵”的高速路网,公路枢纽地位突出。水路运输异常发达。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境内长湖申航道被称为“东方莱茵河”;有三个国家级“一类”沿江对外开放口岸;2017年,国家一类港口苏州港(含张家港、常熟、太仓3个港区)货物吞吐量达到60774万吨,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苏州港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轨道交通日趋完善。苏州是全国第一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地级市,目前共有3条运行线路,运行里程121公里,省内仅次于南京;在建3条线路,其中S1号线无缝对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三、打造国家级综合性交通枢纽的下一步工作重点虽然苏州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体系发达,枢纽地位突出,但要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仍须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苏州市委、市政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应成立市级推进机构,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要坚持上下联动,明确各板块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落实。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要积极争取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要配备专门人员,安排专项资金,充分协调各方,形成强大合力。三是机场建设须加速推进。作为苏锡常都市圈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苏州没有自己独立运行的机场,与无锡共用的苏南硕放机场也在无锡境内,大陆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城市只有苏州没有机场,苏州必须大力推进机场建设。四是铁路和轨道交通建设须加快步伐。苏州要加快沪通铁路、通苏嘉铁路、沪苏湖铁路、苏南沿江铁路建设步伐,加大高铁北站枢纽及国家级高铁枢纽推进力度;同时,苏州目前的轨道交通运行里程121公里,远低于省内城市南京的378公里、深圳的286公里,应加大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推进4号线与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无缝对接,积极推进常熟、张家港、太仓等市域轨道交通建设,主动与无锡、常州等城市对接,提高苏州城市首位度,并形成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吴江、相城“组团式”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 |
会 办 | ;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9-5-21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87号提案的答复 谢正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把苏州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省委娄书记提出“苏州完全可以按照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进行自主规划”,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苏州交通将聚焦高质量发展,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努力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区。对照当前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您提出的“关于把苏州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建设性,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苏州交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很多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为苏州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叠加实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苏州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为此,我们结合新时期、新形势和新要求,从更好服务国家宏观战略,提升面向国际的“全球服务”能力出发,争取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站位、宽视野、系统性思维加强谋划交通发展,总体上以“构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市”为目标,努力构建“开放立体,创新高效,便捷优质,绿色智能,安全经济”的具有苏州特色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交通力量。当前,为把苏州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在发展思路上注重发挥交通运输提升城市能级和引领带动作用。交通运输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是提升苏州城市能级和引领带动作用、国际化都市功能的关键要素。结合苏州的发展水平、特点,我们发展思路上具体从优化苏州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乃至全国发展中的影响力,提升苏州在国际开放合作中的竞争力,确立苏州在创新示范发展中的引导力上发挥支撑引领作用。通过构建综合立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支撑构建长三角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的协同发展,提升苏州在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发展中的影响力。通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运输体系,契合“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抢占制高点、赢得发展先机,提升国际开放竞争力。通过推进新技术、新模式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争当交通创新发展示范,增强创新发展的引导力。 二、在发展路径上努力提升综合交通运输影响力、竞争力、引导力。以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提升国际开放竞争力;争当交通创新发展示范,增强创新发展引导力为重点抓手,努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争当“交通创新发展示范高地”,高质量推进苏州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形成国际国内通道联通、枢纽节点功能完善、运输服务一体高效、交通动能强劲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支撑和引领苏州能级提升,进一步发挥在交通强国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在发展对策上紧抓近期十项重点工作任务。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交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紧抓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规划建设苏州机场,打造长三角航空客货运输服务体系,服务全球流动;二是加快建设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系统,打造国家级高铁综合交通枢纽;三是积极提升发展效能,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功能,打造“一带一路”物流门户港。四是提升物流枢纽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模式,提升国际物流服务能力,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五是构建多方式便捷过江通道,完善一体畅联的高快路网,加强与周边地区互通互联,构建畅通高效的区域公路网络。六是构建畅通高效的航道网,推动长三角航道一体发展;七是巩固公交都市建设成果,推进交旅融合,深化行业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公共交通和客运出行服务;八是深入推进交通融合发展新模式,注入经济新动力;九是积极探索应用新一代交通新技术,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交通产业;十是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治理能力。 四、在工作方法上注重勤练内功和对上争取。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苏州机场的规划建设研究工作;努力推进“丰”字形铁路网建设,规划建设苏州北站、南站等高铁枢纽,打造国家级高铁综合枢纽;构建区域高速公路通道,加强不同功能路网建设,强化与周边区域路网衔接;大力推进公转水、公转铁,加快推进江河海、水公铁联运功能,推进“苏满欧”“苏新亚”等班列班列高质量发展,积极创建绿色配送国家示范城市;积极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打造苏州港集装箱干线港等,勤练内功,强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对上积极争取,力争取得上位支持。在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和《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以及省《加快推进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意见(讨论稿)》,《江苏省民航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等文件和规划征求意见过程中,我们通过多方式、多方位、多渠道反馈意见,提出想法,争取获得上位支持。目前,据初步掌握的信息,在交通运输部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加快推进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已明确苏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支持提升苏州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在下一阶段具体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委员提出的建议,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加快《苏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2035)》等规划研究,重点落实苏州打造综合交通枢纽重要举措,大力推进机场、铁路与轨道、公路、港口、航道、客货运综合枢纽等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公转水、公转铁,推动港航提质增效,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运输服务体系,构筑规范高效的综合交通治理体系,把苏州打造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2019年4月16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