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228.关于加大政府防艾工作购买服务投入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15 浏览
建 议 人:
胡跃忠;
建 议 号:
228

标    题:

关于加大政府防艾工作购买服务投入的建议

建议内容:

  预防和遏制艾滋病蔓延,从源头上健全“服务网”、筑牢“防火墙”,是全社会的责任。尽管各级政府都建立了专业防艾机构一一疾控中心,工作卓有成效,但社会力量参与同样不可或缺。如,始创于2006年6月,2014年6月在苏州市民政局登,完全由社会防艾人士自发成立的“苏州市七彩阳光健康咨询服务社”,也是江苏省内第一家民间防艾机构,2015年10月获评4A等级。如今该机构又分别成立了太仓、昆山、吴中等4家七彩阳光健康咨询服务社。
  目前,4家社会服务机构有专职人员5名,其中持证社工3名,兼职人员14名,志愿者246名。该组织自2012年起,相继开展同伴教育活动、外展干预活动、大学健康讲座、社区防艾宣传、民工工地防艾宣传、集中检测等活动1360余场,通过广泛深入宣传教育,引导许多服务对象主动去疾控中心、医院做艾滋病筛查,仅该机构本身通过对高危人群,特别是男男性行为人群开展快速检测就检测了12739人,再检测中发现艾滋病疑似阳性感染者772人,并都进行后续跟进服务,促进其正确治疗,降低此类人群感染艾滋病后面临的健康甚至死亡的风险。据测算,机构每年用于艾滋病快速排查的试剂费用、专职人员的工资、福利、开展活动的场地费、物资费、志愿者的补贴及交通费用、机构的日常费用等超过80万元,而能得到来自政府和慈善组织项目支持的经费不50万元,且不稳定、不常态,影响和制约功能作用发挥。
  受大环境影响,近年来,苏州艾滋病疫情形势严峻,2018年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首次超过1000人,总数超过4000人,死亡率占10%左右,预防和遏制艾滋病传播面临严峻挑战,防艾工作刻不容缓,必须扩大投入、加大力度,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广大志愿服务者投入到此项工作中。防艾工作是一项面向特殊人群的工作,光靠行政专业机构是不够的。目前,我市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力量还十分薄弱,全市不足10家,专职人员缺乏,资金严重不足。除了卫健、民政及慈善组织少量项目资金支持外,缺乏常态化、制度化购买服务机制,既便有一些购买服务项目,但资金少、周期短,难以维持机构正常运转,机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与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严峻形势不相适应。此外,还有一些机构办公场所很难申请,处于打游击的状态,不便为服务对象提供隐私保护类的服务。
  为此,建议财政、卫健等部门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建立有保障、常态化、可持续的资金扶持制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防艾工作中来,进一步扩大预防和遏制艾滋病传播、检测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防艾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会 办 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民政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19-5-31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28号提案的答复  
胡跃忠委员:
  您好,您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的第228号提案,我委已经收悉,现就提案中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艾滋病感染者发现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截至2018年底,感染者和病人总数超过4000人,预防和遏制艾滋病传播面临严峻挑战。新报告病例感染途径以性途径为主,其中男男同性传播62.1%,异性传播37.7%,做好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干预已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广大志愿服务者投入到此项工作中。
  社会组织具有易接触目标人群、工作方式灵活等优势,是艾滋病防治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02年以来,苏州市社会组织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等重点人群,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行为干预、消除歧视、感染者及病人关爱等工作,与我市艾滋病防控专业技术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参与我市艾滋病防控工作的社会组织主要有苏州市七彩阳光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等3家社会组织(其中2家苏州市民政局注册),主要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开展防艾宣教和干预;还有部分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社团也在逐步参与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工作。
  我市民政部门在开展的5届公益创投活动中,资助了3个与防艾工作相关的项目,包括“七彩疼你的责任—防艾责任心树立计划”、“阳光暖家园—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家庭关怀计划”项目等;在今年的公益慈善伙伴行活动中,也资助了1个防艾项目,累计投入约54万元,社会力量参与防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建立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主要支持社会组织根据国家和当地艾滋病防治规划和政策,开展高危行为人群的宣传教育、预防干预、检测咨询以及感染者和病人关怀救助等工作。2017年以来,社会组织申请、实施MSM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干预等全球基金项目3项,MSM人群反冰毒教育宣传促进HIV检测干预项目、MSM“为艾益起来”会员式跟踪干预项目等国家和省级艾防项目10项,申请项目工作经费逾100万元。我市启动实施《苏州市健康城市“531”行动计划》,将支持社会组织开展艾防工作列为重点内容,2017年以来,市财政每年拨款逾30余万元支持男男社会组织、学生社团开展艾防工作。各地区分别制定本地工作计划,从经费、技术和政策等方面对社会组织予以支持。2018年,经健康城市项目支持,社会组织共完成HIV感染者关怀160人,MSM高危人群干预2843人,发现并转介初筛阳性92人。疾控机构为社会组织提供培训、指导4场次覆盖80余名志愿者。
  2018年,市政府办公室下发《苏州市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各地要按照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总体要求,发挥社会组织易于接触特殊人群、工作方式灵活等优势,将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整体防治工作计划。各地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作用,加强培训和指导,培育并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下一步,我委将发挥市艾防办组织协调作用,督促各地贯彻落实《苏州市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加大社会组织扶持力度。拓展健康城市531行动计划项目内涵,争取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在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干预、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服务、关怀救助等领域开展工作。卫生健康部门作为艾防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部门,继续为其开展工作提供技术指导,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日常工作、提高社会组织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的申报实施,进一步提高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水平。
  最后感谢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5月3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