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213.关于适当增加医保定点盲人按摩店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15 浏览
建 议 人:
沈骅;
建 议 号:
213

标    题:

关于适当增加医保定点盲人按摩店的建议

建议内容:

  盲人按摩是受到现代人普遍欢迎的一项社会服务内容。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日常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电脑,导致市民的颈椎和腰部等屡屡发生肌肉劳损、僵硬问题,于是,盲人按摩日益受到市民的欢迎。
  对接受盲人按摩的普通市民来说,盲人按摩师受过正规训练,拥有专业的按摩技巧和技能,通过其提供的全身或局部的专业按摩,能起到消除疲劳、缓解紧张、舒筋活络、全身轻松的明显效果。对盲人按摩师来说,是他们能为社会提供的仅有的服务手段之一,既可以实现自食其力的经济独立,更可以极大地提升盲人群体的自尊、自信和社会融入感、社会存在感。
  目前,苏州市场存在着较多的盲人按摩店,但是,纳入医保的盲人按摩店却屈指可数。据了解,目前苏州市区范围(不含吴江区),纳入医保的盲人按摩店仅有3家,分别位于吴中区、相城区和高新区。
  我们认为,现行的严格限制医保定点盲人按摩店的做法具有可商榷性。首先,3家医保定点盲人按摩完全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根据调查,3家医保定点盲人按摩店的生意极好,盲人按摩师每天的工作时间普遍在8小时以上。其次,由于缺乏必要的竞争,盲人按摩师只能接受低分成工资。据调查,3家店的收费标准是刷医保卡每小时80元(不刷医保卡的普通盲人按摩店约为50~60元每小时),而盲人师傅可获最低25元、最高不超过30元的提成(按摩店一般为盲人按摩师提供包吃包住服务)。为了多赚钱,盲人师傅只有多做,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最多时达到14~16小时。一般没有双休之说。第三,可以进一步扩大盲人按摩市场。医保定点盲人按摩店增多后,直接导致市场增容,各医保定点盲人按摩店之间的适度竞争,也可以起到提高盲人师傅收入的作用。
  增加医保定点盲人按摩店的办法可以有以下三种:
  一是依照阳光健身卡模式。苏州自自2003年5月,市体育局联合中国光大银行苏州分行在全国首创“阳光健身卡”,2006年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正式加入并开始实施医保部分资金划转阳光健身卡。社保中心可考虑出台类似的按摩卡。
  二是由社区医院代管。即市民在社区医院统一刷医保卡,社区医院提供证明,然后到指定的、具有相关资质的盲人按摩店去接受服务,盲人按摩店和社区医院进行统一结算。
  三是由社保中心、卫生局统一考核后,增加纳入医保定点的盲人按摩店。
  以上三种模式,我们认为就便利程度而言,第一、第二种较为适宜。而第三种最为规范。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会 办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苏州市医疗保障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19-5-17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13号提案的答复
沈骅委员:
  您好!《关于适当增加医保定点盲人按摩店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苏州市医保协议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提案中提出的适当增加医保定点盲人按摩店的建议,我中心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现结合我市医保定点单位协议管理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根据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参保人员的医疗服务需求,目前,苏州市区(包括市本级、姑苏区、高新区、吴中区、相城区、园区)共有医保定点单位1292家,其中医院110家、护理院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95家、门诊部(诊所)201家、卫生所78家、零售药店577家,遍及城区、覆盖全体参保人员的定点单位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基本满足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
  根据原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获得国家承认的正规院校颁发的中等以上医学按摩专业毕业证书的盲人,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从事盲人医疗按摩工作。我市对此项工作一直比较支持。目前苏州市区已有3家盲人医疗按摩诊所为医保定点,分别位于姑苏区、吴中区、相城区。主要提供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中的推拿疗法服务,如颈椎病推拿治疗、肩周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推拿治疗等诊疗项目。作为医保定点单位的盲人医疗按摩诊所,应严格按照省、市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标准等规定进行收费,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不得收费;应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规定的执业范围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坚持因病施治的原则,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服务。
  盲人按摩是受到现代人普遍欢迎一项社会服务,社会需求量大,关于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增加医保定点盲人按摩店的三种办法:
  一是依照阳光健身卡模式。我市自2006年开始推行“阳光健身卡”,允许参保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往年结余金额在3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的,可将500元个人账户资金一次性转入“阳光健身卡”,往年结余金额在6000元以上的,可将500元或1000元个人账户资金一次性转入“阳光健身卡”,引导广大参保职工树立新的健康理念。但2016年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对我省社保基金进行专项审计,并组织开展了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发现问题自查自纠专项行动。审计部门要求稳慎推进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停止执行地方制定的使用个人账户基金购买健身卡等非医疗支出政策。根据国家和省审计部门要求,经市政府同意,我市于2017年4月1日起停止执行我市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转入“阳光健身卡”政策。因而,依照阳光健身卡的模式,不符合国家、省审计相关要求,不宜推行。
  二是由社区医院代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盲人按摩诊所属于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具有不同的管理要求、不同的诊疗科目、配备不同的医务人员。另外,国家医保政策规定,医保定点单位应加强医保专用印章、处方、票据、应用软件等相关物品管理,不得提供给外单位及没有签约成为协议定点的分支机构使用,也不得将科室或诊疗项目承保、出让给第三方并提供社会保障卡划卡结算。如果为非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医疗费用结算的,一律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因而,由社区医院代管模式也不适合。
  三是由社保中心、卫生局统一考核后,纳入医保定点。根据《苏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市政府第138号令)、《苏州市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标准》(苏人保医〔2016〕21号)、《苏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办法》(苏人保医〔2016〕22号)等相关政策规定,纳入苏州市医疗保险定点协议管理的医药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遵守国家有关医疗服务和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执行国家和省、市物价部门规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法规和政策。
  (二)执行社会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规定,建立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要求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系统。
  (三)符合苏州市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设置规划。
  (四)医疗机构应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收费许可证》(单位内部卫生所应持有执业许可证),零售药店应持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和与之对应的《营业执照》。
  (五)参加社会保险,本单位职工应保尽保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六)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有药品及(或)医用耗材进销存软件管理系统,并按要求制作“进、销、存”台帐,会计账簿及财务报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零售药店经营药品应按《药品GSP软件》要求进行电脑管理。
  其中门诊类医疗机构还应具备:
  (一)申请定点的地址、诊疗科目等内容与所持证照相一致;
  (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按卫生计生相关要求进行设置。建设面积、流程、设备配置和人员配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三)从业医务人员具有符合规定的执业或上岗资格,在职在岗。单位卫生所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1名注册护士;
  (四)实用服务面积应达到:门诊部400㎡、诊所2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80㎡;口腔诊所牙椅在5张以上。
  2018年我市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部门针对门诊类医疗机构开展了协议定点工作,共有63家门诊类医疗机构经公开的程序,依规纳入医保定点。近期,苏州市医疗保障局正在修订苏州市医药机构协议管理标准,待修订结束文件出台后,我中心会尽快启动门诊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的工作。门诊类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工作启动前,我们将提前10天通过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站(www.jsszhrss.gov.cn)和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网站(www.szsbzx.jsszhrss.gov.cn)发布受理通知,同步公布申请时间、申请条件、受理地点、申请流程等有关事项。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2019年5月16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