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关于加大三山岛湿地保护支持力度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18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吴金凤;宋甫林; | 建 议 号: | 341 |
标 题: | 关于加大三山岛湿地保护支持力度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一、基本情况 太湖三山岛湿地位于苏州市区西南50km处的太湖之中,湿地主体空间位于吴中区东山镇三山岛村。近年来,在省市区湿地主管部门以及吴中区和东山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山岛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实施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先后成功申报省级湿地和国家级湿地。三山岛湿地规划总面积为756.63公顷,分为生态保育、恢复重建、宣教展示、合理利用、管理服务、社区共建等六大功能区,集湖泊、岛屿风光为一体,融保护、恢复、利用、研究、宣传教育为一身,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显著。截止目前,三山岛是全国唯一一家以村级单位筹资保护与修复湿地的单位,其他湿地均由区级以上单位投资修复与维护。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现阶段,三山岛湿地除却政策扶持不足和科研技术支持缺乏等问题外,面临最主要和最现实的困难:就是资金投入大,集体经济入不敷出,村级财政难以维持湿地的日常维护管理开支。目前,投入的资金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已投入资金:仅湿地人工保护与修复建设工程,三山岛村已投入近5000万元。从实际来看,湿地现阶段对于三山岛村只有投入需要,还未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二是日常维护资金:三山岛湿地作为岛屿型湿地,受太湖风浪冲击影响,护堤护坡和湿地植被经常受损,需常年管理维护;每年冬季必须对湿地内荷花、茭草、芦苇等枯萎水生植物进行轮割、打捞与清理。据测算,每年对湿地堤岸护坡抢修、植被恢复种植及日常管护费用约为400万元。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益,三山岛村级收入优先保证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抛开已经投入的5000万元资金不计,每年400万元左右的日常维护管理费用,也明显超出了一个行政村的经济收入可支出范围(三山岛村级集体收入在吴中区偏低)。长期以往,三山岛村将无法承担湿地维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工作。 相关建议: 1.政策支持。 在市级层面上,给予政策倾斜,出台力度更大、覆盖更全面的政策和措施,支持三山岛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2.资金支持。 探索市、区两级财政资金对于湿地性质的非基建性项目予以补助补偿,用于湿地的日常维护管理;加大生态补偿资金额外对获得国家级称号湿地的补助力度。 3.技术支持。 湿地主管部门提供更多针对岛屿湿地的技术支撑,科学指导三山岛湿地的保护恢复、科研监测、开发利用,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湿地。我们希望,在上级部门和属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三山岛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共建三山岛湿地的美好未来,让三山岛成为鸟儿向往、人类圆梦的天堂。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 |
会 办 | 苏州市财政局;吴中区政府;;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9-5-10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341号提案的答复 吴金凤、宋甫林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三山岛湿地保护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不断完善政策,强化科学管理,探索创新举措,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出台《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是全省首部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开展了市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的认定工作,完成了全市重要湿地勘界工作,并与相关部门衔接审批流程,此举在国内领先。以太湖、阳澄湖湿地村生态补偿为示范,重要湿地逐步列入补偿对象,并逐步提高补偿的标准。已建成各类湿地公园21个,其中国家级6个(1个试点)、省级8个、市级7个,国家湿地公园数量持续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已划定湿地保护小区84个,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从2010年的8%提高到目前的58.5%,列全省第一。 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苏州市区西南太湖之中,规划总面积756.63公顷。2011年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公园,2013年通过试点验收成为正式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内首个淡水岛屿类型的“湿地公园”,也是首个由村级经济投资建设、申报的国家湿地公园。公园通过构建生态复层围堰,避免外围风浪冲刷、拦截藻类和氮磷污染物,每年去除氮、磷分别为315.9吨、12.7吨,成为太湖湿地保护修复的典范。 针对你们提出的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并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湿地恢复的技术指导。三山岛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一直以来,三山岛湿地是我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因此我们在创建江苏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时,将主站点设在了三山岛。自国家定位观测站运行以来,已为三山岛持续免费提供相关监测数据,为湿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期间,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科研监测合作,形成的相关科研成果已用于协助三山岛湿地恢复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三山岛湿地恢复区域的水质效果良好。目前,我们仍在对鸟类、植物、水环境等进行长期监测,并开展探索性研究,将为三山岛湿地的保护恢复提供更多技术支持。 二是帮助争取上级财政资金。近年来,我们积极帮助三山岛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640万元。由于我市在湿地公园建设管理、试点验收等方面工作一直较为领先,得到国家、省级林业部门的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2019年我们又帮助三山岛申请获得中央对国家湿地公园的补助资金500万元(同类型最高补助档次),资金主要用于提升湿地生态环境、完善监测监控体系、开展日常管护等方面。目前,正在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我们也将积极参与,并邀请相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确保符合三山岛实际情况,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发挥资金效益,推动提档升级,更加凸显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 三是探索市级补助扶持政策。一方面,逐步完善生态补偿政策。考虑到三山村的特殊情况,2016年特别增加了“对四面环水的行政村按最高档次实行生态补偿”的规定,三山村生态补偿资金从每年80万元(同类型第二补助档次)提升至110万元(同类型最高补助档次)。今年,我们将配合市财政做好政策调整方案,逐步提高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继续加大对三山村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尝试设立湿地保护补助资金。2015年,经积极争取,市级财政专门设立了湿地保护补助资金1000万元,列入市级支农项目预算支出科目。2015年三山岛获得121万元,2016年增加到460万元,其中市财政专门安排补助资金200万元,用于2015年三山岛“灿鸿”台风湿地抢险修复。2017年,由于湿地项目审批、招标环节较多等原因,导致各地申报积极性不高。从全市层面考虑,我们不能单独因三山岛而继续保留市级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市财政于2018年暂停该补助资金的拨付。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相关调研,在充分了解基层需求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市级资金补助扶持政策。如各地有较高积极性,且相应条件成熟后,我们仍将建议市财政恢复市级湿地保护补助资金,为三山岛及环太湖地区提供资金支持。 随着对国家湿地公园的考核要求越来越高,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区林业部门,与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逐步培养稳定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三山岛独特生态资源,努力将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再次感谢你们对湿地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2019年5月9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