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关于建设手机上传渠道,方便市民及时反映城市问题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18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徐圭逊; | 建 议 号: | 303 |
标 题: | 关于建设手机上传渠道,方便市民及时反映城市问题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很多热心市民发现了一些城市建设等方面问题,但是由于上报的渠道不是很多,上报的部门不很明确,上报的内容表述可能不很清楚等原因,往往看到后就无奈的丢在一边。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和得到解决,以至于有时造成严重后果。 今年十月黄金周,苏州旅游业被央视暗访,结果在央视连续两天报道曝光苏州一日游失信。看到这个新闻,相信每位苏州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其实事先有许多市民发现过相关情况,但是不知道主管部门是哪家,也不知如何反馈给相关部门。苏州就是我们自己的家,这些事就是家事,家里发生什么事情,苏州人应该有这份责任和担当自己及时解决。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发展,有错必纠;但是市民和政府之间需要有一个直通车,一个畅通的渠道给政府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让政府能为老百姓及时合理处理解决这类问题。相信只要是合理科学的建议,政府也都会及时采纳并吸收解决。 比如;路面哪里不好,护栏坏了,树哪里撞倒了,消防通道有问题了,老百姓哪里搭建了违章建筑等。老百姓想怎么做,或者有什么解决的建议,这些内容老百姓平时很难传递到政府职能部门,反映渠道不畅通;网上搜索也往往不得要领。有时一时气愤发到网上,反而影响苏州声誉。虽然有一个《寒山闻钟》论坛,但是一般要通过电脑,很多时候不方便,而且不能上传图像,不直观。 通过调研,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设全市范围的手机上传渠道。政府能否将各部门单位现有大数据网络平台整合,打破各自为政工作方式,建一个全市格局的大数据互联网平台,提供给市民一个便捷的上传渠道?现在的微信越来越发达,智能手机也很普及,市民看到一个问题就随随手拍摄照片和小视频,通过微信功能来上传到大平台,由大平台负责分解给市各个职能部门,马上采取措施。老百姓人人可以参与城市管理,在社会群体这个大家庭里发挥作用。让大家来管理这个城市,相信我们的城市会显得更美。 二、相关职能部门关注呼声,及时解决问题。由相关的职能部门牵头,关注平台,真正高效有力的为百姓做好服务。比如:由市政府应急综合部门牵头,纪委、安监、环保、公安、交通、城管、医卫、教育,文旅等相关的职能部门参与,凡涉及到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及城市执法管理的这些职能部门都可以参与进来,便于更及时合理便捷有针对性的去处理百姓的切身问题。这样可以遏制诸多矛盾问题的恶化激化,让我们的政府能更科学有效地建设好“四个名城”。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城市管理局 | |
会 办 | 苏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苏州市应急管理局;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苏州市生态环境局;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9-5-28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303号提案的答复 徐圭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手机上传渠道,方便市民及时反映城市问题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设统一平台,加强移动互联 在苏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寒山闻钟”论坛于2012年5月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开办,是我市统一、全面受理城市管理各类问题的主渠道。截至2018年底,论坛访问量突破13199万次,注册会员48万余人。处理网民反映事项近72万件,解决咨询类问题15万余个。 市民除了可以通过电脑登录“寒山闻钟”论坛外,还可以通过下载“寒山闻钟”手机客户端或关注“寒山闻钟”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咨询建议、问题投诉和信息查阅,市民在反映问题的时候还可以上传拍摄的照片,进一步提升相关职能部门关注问题、处办问题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寒山闻钟”论坛目前在全市范围共有151个成员单位,各区、各县级市、市各有关机关部门都已进驻论坛,密切关注市民需求。各地各部门明确一名中层以上干部担任12345•苏州阳光便民服务员,代表本地本部门以“单位实名”登录网络,负责网民反映事项的受理、交办、回复等。同时根据需要及时发布本地本部门的权威信息,负责涉及本地本部门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分析研判、处置上报及联络协调等工作。便民服务员要在第一时间对网民反映事项作出回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办理结果以“网诉网复”的方式跟帖回复。2018年论坛事项平均关注时间0.32天,平均处办时间3.56天,处办情况网友满意度平均得分96.47分。 当前,网络成为了群众顺畅表达利益诉求的首选渠道,在苏州,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基本第一时间在“寒山闻钟”论坛首发。“寒山闻钟”致力于将群众的意愿更加顺畅地传递到政府机关部门,在顺应民意、强化民本意识的同时,引导机关部门从“网络理政”的理论高地回到为民办实事、办成事的细节平原,推动社会从善政走向善治。“寒山闻钟”论坛不仅让社会监督,也进行自我监督,专门出台了《中共苏州市纪委、苏州市监委办理“寒山闻钟”论坛事项问责办法》,强化论坛政府服务人员的责任意识。 二、畅通信息渠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手段,积极拓展和畅通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努力提升问题反映的便捷性,问题受理的及时性,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 各部门重视加强行业管理信息发布和问题投诉渠道建设。市应急管理局创建了“苏州应急管理”政务微信公众号,市民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上传相关资讯或者投诉举报事项,由专职工作人员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市教育局按照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成立苏州教育惠民中心,努力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全方位、一站式教育服务。市市场监管局正在整合原有的各信息化监管平台,并积极对接相关牵头部门的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市交通运输局利用二维码接报事件系统,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通过扫描路边百米桩上张贴的二维码,简单填写现场情况后提交,交通运输指挥中心接报后能准确定位事故现场,做到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市文广旅游局开设苏州文化综合执法微信公众号和苏州旅游微信公众号、苏州旅游官方微博等移动网络投诉渠道。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城管”平台积极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实现对接联动6个区和34个市级部门,以相关国标为依据,明确相关办理标准,受理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市容环境设施、园林绿化设施、宣传广告、施工管理、街面秩序等方面218类事部件问题。同时建设开放“苏州微城管”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客户端,市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涉及到相关内容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反映到数字城管平台进行办理并对办理结果进行评价。 关于您提到的上传小视频等功能的建议,我们将在后期的建设和改版中积极论证,吸收采纳,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便利。 苏州市城市管理局 2019年5月27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