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349.关于对苏州观前街商圈改造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18 浏览
建 议 人:
胡小江;
建 议 号:
349

标    题:

关于对苏州观前街商圈改造的建议

建议内容: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此次的提案内容主要针对苏州市中心观前商圈的发展展开的。
  观前街位于苏州市中心,历来有“苏州第一商圈”的美誉。这里是姑苏城内最老字号的购物街区,因玄妙观而得名,有150多年的历史,自古便是熙熙攘攘的重要商业街。目前,观前街商圈的大型商场有美罗百货、人民商场、第一百货等,餐饮业主要集中在太监弄一带,稻香村、乾泰祥、黄天源等多家有特色的百年老店坐落于街上。老观前街曾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拓宽改建,1982年6月,观前街改为步行街,人们可以安步当车,赏心悦目的观赏街景,此后还开辟了夜市,1999年改造成石板路面。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前商圈的业态与城市新的发展速度以及品质诉求不相适应,已呈现疲态和弊端。
  历数苏州近年在经济发展上获得的佳绩举不胜举,如“2018年中国新经济活力指数排行榜”排第7位,“2018城市文旅新引力排行榜”排第12名,“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排第8名,“2018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榜单”排第3名。2019年1月,苏州市入选“2018年WFBA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榜单。同月,苏州入选“2018年WFBA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榜单。2018年,苏州旅游总收入达到2609亿元,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在苏州蓬勃发展,苏州市成为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我发现在城市极速发展之下,苏州园区和新区的商业地产始终追随着苏州发展的步伐。相对而言,苏州市区的商旅发展略有迟缓,苏州古城中心的观前商业圈对比园区、新区商圈的大发展明显滞后。
  据观察,观前街仍得益于苏州知名园林、苏州博物馆等景点带来的人流辐射,在人流上仍保持着明显优势。但是,在当前时期,观前商圈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城市中心区域商圈的发展速度,大部分苏州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已不再涉足观前商圈,他们更愿意前往以园区为代表的新型商业圈,来苏旅游的游客也仅仅是走马观花的来观前步行街走一下,园区的金鸡湖商圈、时代广场和诚品书店等商业体更吸引外地游客的驻足。建议市政府参考上海新天地、成都宽窄巷子、温州商业步行街以及国外像东京的表参道、MiddleTown等商业项目,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大力地开发观前商圈,既保留住传统,又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的中心商圈建设,使观前商圈成为城市的名片和标志,成为与苏州发展共同进步的商业名区,继续延续它的商业魅力和特色,吸引年轻一代市民和国内外游客重新回归观前商圈。

承办单位:
主 办 姑苏区政府
会 办 ;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19-5-22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349号提案的答复
胡小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苏州观前街商圈改造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观前地区历来是苏州的商业、文化、旅游中心,是苏州古城的核心。千年道观玄妙观、百年老街观前街、近代休闲广场小公园名闻中外;观前地区共有原国内贸易部颁布发的“中华老字号”铜牌的企业27家,约占城区“中华老字号”企业总数的84%。采芝斋、黄天源、陆稿荐、松鹤楼、得月楼等数十家中华老字号,荟萃姑苏商业文化的精华;太监弄·碧凤坊中华餐饮名街,汇集海内外佳肴名点;光裕书场、沁兰厅、开明大戏院等文化设施,展现昆曲和评弹两支吴文化奇葩;人民商场、美罗商城等著名大商场,给观前商脉的延续光大注入了新的活力。观前商圈于2018年获评首批江苏省老字号集聚街区,为了加强与平江历史街区、拙政园历史街区、怡园历史街区、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文商旅互动融合发展,致力于将观前商圈打造成为“集购物、餐饮、文化休闲、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旅游型核心商圈”。
  但是,正如胡委员所说的:“观前商圈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城市中心区域商圈的发展速度,大部分苏州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已不再涉足观前商圈。”为了重振“百年观前”的美誉,2018年底姑苏区拉开了观前商圈改造提升的序幕。
  自2018年下半年起,我区举全区之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征收搬迁扫尾清零“两扫”行动,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提升古城品质和街区风貌。观前街作为苏州市的“名片”,也被纳入到本次整治范围内,通过加大对观前街区的环境整治,街区形象大为改观。重塑“百年观前”繁华,“面子”、“里子”都要抓,区委、区政府也认识到影响观前街区品质的不仅仅是街区环境,业态杂乱、低端已成为制约观前街区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此,苏州市常委、姑苏区委书记黄爱军在对全区产业发展部署时指出“要实现观前主街70%店面用于老字号或本地知名品牌”,2018年10月,区发改局、区经科局、区国资委、平江街道、名城保护集团等多家单位联合实施观前业态提升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规划引领,突出观前业态“首位度”
  以增强观前商圈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赋予观前商圈传承姑苏文化、彰显区域特色、展示精品名品的新生内涵为目的,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姑苏区起草完成了《观前商圈业态提升规划》,为进一步强化规划的专业性和实操性,聘请第三方规划设计公司远见设计院在现有的规划框架基础上制作了《观前街区商业业态提升规划》,目前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将观前地区(东起临顿路,西至人民路,南抵干将路,北靠因果巷-旧学前)规划为“四横一纵”业态格局,分别为乔司空巷、观前主街、太监弄—碧凤坊、富仁坊巷和宫巷,其中观前主街作为“四横”之一,被定义为精品名品传统老字号集聚街区,为实现精品名品、老字号错位集聚发展,我们考虑分段定位,西部以美罗为中心,打造成为精品名品汇,实现精品名品高端化、国际化;中部以玄妙观为中心,打造成为文化体验区,实现非遗苏作的重构和再现;东部以众多老字号为中心,打造成为老字号集聚区,实现“老字号”回归和振兴。
  二、政策引导,提升观前业态“纯度”
  为配合《观前商圈业态提升规划》,改造提升观前商业业态,改善和集聚商业氛围,提升观前业态品位和档次,我区强化政策引导作用,分“两步走”指导观前业态“提纯”。一是健全业态准入、淘汰机制,起草了《观前街产业(业态)引导与控制目录》,结合观前定位,梳理业态正、负面清单,加强对老字号、本土品牌、精品名品等有利于擦亮观前“金色名片”的产业的支持力度;坚决淘汰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过低等有碍于观前保护和发展的低端业态;同时建立观前街区业态评估审核委员会,负责对入驻观前的业态进行评审把关。二是健全业态发展、扶持机制,起草了《观前街产业(业态)提升引导政策》,出台九项扶持内容,加强对老字号、本土品牌、精品名品等符合观前发展业态的扶持力度,通过入驻奖励、房租补贴等形式为产业集聚提供不竭的动力,通过提档升级补助、发展奖励、品牌奖励等形式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金融扶持、规范奖励、人才奖励等形式为企业发展打牢坚实的基础。
  三、项目引入,提升观前业态“浓度”
  坚持以重点、示范项目引入带动观前业态提升,围绕观前地区共梳理了25处重要的载体、节点,并根据性质进行了具体细分,共分为基础设施改造类、修缮改造提升类、空置载体转化类等三类内容。特别是针对观前主街,一是淘汰杂乱业态,以观前小商品市场整治为试点,结合观前商圈业态定位,对观前小商品市场进行停业整顿,清除现有杂乱业态,将观前小商品市场业态进行整体转换,以提升玄妙观周边业态整体档次。二是调优现有业态,以新华书店为试点,规范新华书店一楼手机店等杂乱业态,打造体验式阅读空间,对新华书店进行提档升级,打造成为“复合式文化综合体”,使之成为观前主街中部“文化体验区”的文化体验基地。三是推进老字号发展,鼓励黄天源、三万昌改造升级,完善殿堂文化,加强特色产品研发推广,提升老字号品牌形象。
  四、载体腾换,提升观前业态“空间”
  围绕观前的改造提升,一是开展主街经营业态调查摸底。主要了解店铺产权归属、承租情况、经营业态等信息,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行动依据。二是商洽两级国资载体腾换。梳理观前主街市区两级国有资产权属情况,洽谈载体腾换。对经营业态及风貌不符合《观前街产业引导与控制项目目录》的商户,实施清退或转型;对符合业态定位的商户督促其提档升级,加快国资载体腾换和引聚优质企业的速度。三是优化停车资源。区属国资在观前周边区域管理停车场6个、临时停车场地2处,共计车位767个;背街小巷占道停车9处,共计车位199个。目前除临顿路176号停车场(注:该停车场已纳入轨交6号线站点建设征收范围)、牛角浜地面停车场外均已完成智能化改造,提高了停、取车效率
  综上,胡委员提出的想法、建议与我们的思路不谋而合,前期我们组织平江街道、名城保护集团专程赴上海学习,上海新天地、南京路的华丽转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胡委员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擦亮“盛世观前”的金色名片。
                                                                                        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
                                                                                        2019年5月2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