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关于加强我市名医工作室风险监管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3:59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民盟苏州市委员会 | 建 议 号: | 036 |
标 题: | 关于加强我市名医工作室风险监管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劲东风下,我市医疗卫生部门做了大量工作,2018年“名医工作室”正式落户苏州医院,为我市分享名医名家和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奠定了基础。为防范风险,促进我市医疗水平提高,政府应加强对名医工作室的监管。 一、名医工作室创建现状与问题名医工作室是在国家倡导医师多点执业、允许医师到各地建立工作室,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动,同时又能使各地分享到名医的诊疗技术,带动各地医疗水平提高和发展的背景下设立并推行的。2018年首批名医工作室落户苏州,全市38家医疗机构,共有75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及苏州本地的医学专家入驻。38家医疗机构中,民营医疗机构11家,占29%,二级及以下医院27家,占71%。名医工作室在技术和价格上实现“两大突破”,努力促进市民、名医、基层医疗单位的三方有利。但经调查发现,这项工作在制度层面还缺乏有力支撑,致使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隐患,对医疗行政部门的监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 (一)省市政策相冲突的风险目前我市名医工作室普遍尝试实行“技术突破”,即名医的诊疗技术使用不受工作室所在医疗机构的等级限制。例如根据《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某名医在自己第一执业单位可开展较高风险的四级手术,而在他入驻名医工作室的医疗单位,以往并无此项手术的准入资格,如今可以直接根据名医的水平来开展此项手术,突破了《江苏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的规定,存在一定的风险。风险主要来自于入驻医疗机构缺乏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和设备支撑。目前名医工作室开展时间较短,尚未发生相关医疗事故或医疗损害,但随着此项工作长期推进,相关争议在所难免,省、市之间政策的冲突不仅让名医、入驻机构背负过高的医疗风险、使第三方医学鉴定机构陷入裁决矛盾,同样也使行政管理部门处于监管困境。 (二)“价格突破”超常,社会认可度未知名医工作室实行“价格突破”,允许名医诊疗、手术和查房进行自主定价。在第一批名医工作室中,备案的收费价格幅度相差较大。据我市统计,现有75位名医自主定价的门诊收费标准最高为1500元,最低为14元,平均为292.5元;手术收费标准最高为20000元,最低为432元,平均为3475.2元;查房收费标准最高为4000元,最低为10元,平均为1169.4元。通过自主定价,体现了名医的自身价值,也的确满足了高端医疗市场所需,但过高定价能否得到社会认可还有待时间检验。 (三)医疗机构如何用好名医工作室还需探索对医疗机构来讲,引进名医,不仅要服务好名医,更要让名医带动本地医疗机构的水平上升,而非各干各的。我市有引进外地名医,同样也有本市的名医下沉到基层医院,若管理不当,对名医原执业单位会造成资源、技术消减的问题,从而造成医疗水平的下降。为此,我市医师多点执业的管理尚需进一步完善。 二、相关建议名医工作室制度的实施,是促进医师多点执业制度落地生效的一项创新举措,是卫生行政部门主动为市民解决“看病难”的一次探索实践。目前开展时间较短,尚在探索阶段,为避免风险和隐患,促使名医工作室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们建议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入手,为名医工作室的“技术突破”提供一定的保障,为“价格突破”设置一定的前提。 (一)完善政策支持有了法律法规的支持,才可以使“技术突破”合法化,才能保障名医资源发挥更大的学术和技术引领作用。苏州的名医工作室,在省内是可以复制的,是促进医师多点执业制度落地生效的一项有力举措,市卫生管理部门要向省里建议《江苏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第三章“执业规则”中,将原“不得超出执业范围、执业地点、诊疗科目等开展执业活动”作为普通医师多点执业的规定,增加关于对名医的资质界定,以及名医多点执业在技术开展方面的一些附加规定,支持通过名医多点执业加快人才和技术交流。 (二)严格制度保障1、形成审批机制。建议开展“技术突破”的相关医疗操作前,在入驻医疗机构医务科进行审批,分管领导签字,做好风险评估。2、形成预案机制。要求名医入驻单位在实施之前未予准入的技术操作之前,先做好应急预案。比如配备好相应的院内应急抢救团队和设施设备,甚至院外的绿色转运通道。3、形成报备机制。开展名医工作室的单位,每季度将开展“技术突破”的操作名称、数量上报市医学会或市卫计委医政处,便于业务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计、分析、监管和指导。 (三)加强行政监管1、加强资格审核。市政府要求各地按照“关于建立名医工作室制度的实施意见”,认真开展日常管理中的监管,每季度上报工作量统计表,尤其需要统计好开展“技术突破”项目的名称和数量,便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后续政策调整中,有可靠的依据。对涉嫌弄虚作假、虚假宣传的单位,要取消名医工作室挂牌资格。2、加强价格监管。在名医入驻单位的挂号收费窗口、名医诊室、网站、微信平台等醒目的地方做好价格公示。同时,虽然为“自主定价”,但是为防止定价过高,给老百姓就医增加负担,建议实施半年后针对医疗机构、名医本人及患者,做三方调研,便于设置合理的价格区间。3、加强团队合作。通过名医“师带徒”,带动入驻单位的一批医务人员共同成长,形成人才梯队是我市实施名医工作室的工作方向。要求在名医工作室申报中,除了领衔的名医,还需要申报一个团队作为名医工作室成员。同时也要防止名医工作室把所有团队成员搭车收费,对患者产生一定的误导。在名医工作室成立运营后,应对其宣传内容进行核查监管,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4、促进资源共享。为补偿名医原执业单位在人才、技术和患者等资源的流失,建议通过“医联体”和“双向转诊”等模式,实现以名医为桥梁纽带的上下级医院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人才资源和患者资源的共享。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会 办 | ;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9-5-29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36号提案的答复 民盟苏州市委员会: 首先感谢你们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对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名医工作室风险监管的建议》,经过调查研究,我委答复如下: 为促进医师多点执业制度落地生效,鼓励以人才为导向的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引进、均衡与下沉,更好地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服务获得感,我市制定了苏州市名医工作室制度。2018年首批名医工作室落户苏州,开设38个名医工作室,共有75位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及苏州本地的医学专家入驻。名医工作室在技术和价格上实现“两大突破”,实现了市民、名医、名医入驻机构的三方得益。为防范风险,促进我市医疗水平提高,我委将对名医工作室的监管从政策和制度层面采取以下措施: 一、2017年底,我市出台了《关于建立苏州市名医工作室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为了进一步加强苏州市名医工作室管理,规范名医工作室运行,我委于2018年7月另行制定了《苏州市名医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详见附件),对名医工作室的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工作要求和管理考核等予以了明确。 二、建立风险评估与审批机制,严格审批。1.明确名医工作室开展“技术突破”的相关医疗操作前,在入驻医疗机构医务科进行审批,分管领导签字,做好风险评估;2.形成预案机制。要求名医入驻单位在实施之前未予准入的技术操作之前,先做好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院内应急抢救团队和设施设备,以及院外的绿色转运通道。 三、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加强监管。我委将认真加强日常管理中的监管,要求名医工作室入驻单位,每季度将开展“技术突破”的操作名称、数量上报市医学会和市卫计委医政处,我委将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更好的监管和指导名医工作室业务开展与考核。对涉嫌弄虚作假、虚假宣传的单位,取消名医工作室挂牌资格。 四、做好价格公示与调整工作。1.在名医入驻单位的挂号收费窗口、名医诊室、网站、微信平台等醒目的地方做好价格公示。2.适时对医疗机构、名医本人及患者,做三方调研,便于设置合理的价格区间,让医、患双方均满意。 五、探索医联体模式。鼓励名医主执业机构通过“医联体”模式,与名医入驻机构实现以名医为桥梁纽带的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合作,实现人才、设备资源等共享,统筹推进双向转诊工作。 再次感谢你们对卫生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5月29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