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关于推动古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3:41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郑炜; | 建 议 号: | 127 |
标 题: | 关于推动古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苏州古城是国内最早的古城之一,近年来,苏州古城就坚持保护第一的理念,在做好保护的同时,大力推动古城全域旅游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对于古城高质量旅游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全域旅游发展的氛围不浓;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旅游发展重资源轻内涵的现象比较普遍;旅游项目核心品牌少;古城旅游对少数几个知名园林的依赖性过强,满足休闲度假游的产品还不多;旅游纪念品同质化;旅游管理体制还须优化;导游队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苏州古城旅游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制订“古城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方案”。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贯穿于古城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文化发展和市民素质提升等各项规划中。 2、大幅提升古城保护的专项资金金额。目前古城每年有2亿的古城保护基金,远远不够于古城的保护和利用,建议大幅度苏州市提高古城保护基金,同时设立“古城全域旅游发展基金”,用于古城旅游设施的提升。 3、加快推动重点旅游项目。尽快推进渔家村、桃花坞、天赐庄、山塘四期工程等古城保护项目;启动实施古建老宅保护修缮、背街水巷整治、古井保护、胥门古城墙和古牌坊维修等一批重点保护项目,力争通过遗址保护、科学修缮、设立标示等工作,把古城的“文化项链”串起来。 4、树立旅游品牌体系,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古城旅游摆脱原来单一的园林旅游品牌,发展为“园林(老宅)-历史街区-古城”这样的“点-线-面”俱全的全域旅游品牌体系。鼓励文化体验旅行、文化休闲旅行、古城微旅行等形态。打造深度体验型旅游线路产品,加快推进开发各类“旅游+”产品,将社会资源有效转化为旅游产品,打造古城街巷休闲游、打造社区体验游、古城校园游、文化创意游、古城“老字号”企业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增强游客创意旅游体验,延长在古城的旅游时间。 5、加大古城水系保护和利用。通过驳岸修缮、雨污截流、跨河古桥保护、沿河空间提升等系统工作,打磨重光古城“水棋盘”。大力提升平江路及山塘街河川水系整治调理,建立水质评估机制。建议苏州“水上游”项目通过古城等水巷,可从火车站——葑门横街——水巷邻里河道——李公堤——金鸡湖。 6、加快交通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古城“轨道交通+公交巴士+公共自行车+慢行”的综合交通系统建设,逐步限制景区周边私家车禁行。 7、建设智慧旅游信息化平台。量身定制面向广大游客、内容丰富、功能强大的移动端平台,实施旅游二维码遍及工程,将集免费自助导游、电商服务平台和旅游信息化推送为一体,实现旅游服务的精细化,满足游客的多元化、个性化、全方位需求,打造覆盖苏州“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板块的为一体的“智慧姑苏”手机APP应用,实现游客“一部手机游遍古城”的便捷式消费体验, 8、进一步规范古城旅游市场秩序。突出抓好旅游黄金周、旅游高峰期和重大节日活动等重点时段旅游服务工作。零容忍的全面开展“非法一日游”及非法拉客现象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建议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巡查、暗访和评估。加强景区管理员、导游等专业人才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古城市民“人人都是旅游志愿者”活动,担任义务讲解员,推动全社会参与到旅游的服务之中。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
会 办 | 姑苏区政府;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9-5-30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27号提案的答复 郑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古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苏州古城是苏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核心区域,作为苏州文化旅游资源集聚区与文化传承的核心,也是外来游客来苏体验苏式生活独特魅力的主要目的地。为此进一步推动古城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推动苏州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更是提升苏州城市文化旅游品位、擦亮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名片的必然选择。 2018年姑苏区旅游境内外接待2563.7万人次,总收入464.82亿元,同比上一年上升了12.03个百分点,其中境内旅游收入452.69亿元,同比上一年上升了12.31个百分点,应当说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以及全域旅游的不断深入,苏州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不断显现,通过项目、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共同发力,不断推进古城旅游向着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一.旅游项目建设工作 1.《山塘旧梦》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开演。2018年7月,由苏州市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塘公司)和水月(苏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月公司)联手打造运营的“山塘旧梦”项目在石路山塘街真趣园内开演。作为石路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引进实景化、沉浸式、体验型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夜游产品,旨在改变和提升山塘街全新的旅游方式,塑造石路山塘街旅游的一张新名片,通过浓缩和集粹苏州文化特质,为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旅游新产品。 2.开发了“研学姑苏”系列教育旅游项目。2018年6月,姑苏区古保委与初见书房联手打造《研学姑苏之苏州小孩懂园林》、《研学姑苏之苏州小孩爱古城》,每一次产品的推出都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热捧。 3.《浮生六记》项目提升古城夜游产品品质。2018年5月,《浮生六记》园林版精华本昆曲首演,这是“昆曲+园林”的一次新尝试,园林的加入,既为昆曲的演绎营造了一番轻风细雨为伴奏、鱼池假山为幕布、亭台楼榭为戏台的古典意境,也重现了千年前沈复夫妇身在沧浪亭畔,“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远游”的舒适典雅的“苏式生活”。 4.金谷里棠会昆曲演出项目丰富了平江路片区文旅体验产品。2018年5月,平江路的金谷里《平江路金谷里棠会昆曲》,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听到苏州“最美的声音”,了解评弹历史及传承,进行评弹发声、唱词、乐器的初步学习体验,与老师学习互动,通过评弹感受苏州,可以深入了解昆曲历史及传承,听老师讲解昆曲的行当、与苏州特色传统文化产生心灵的碰撞。该项目获批2018年苏州旅游创新产品称号,成为苏州城市微旅行线路的指定体验点,为游客提供艺术馆参观,文创精品体验以及昆曲解读等活动,让游客亲身感受苏州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此线路已经成为深受游客喜爱及好评的平江历史街区文化旅游新亮点。 5.环护城河水陆联动特色旅游线路项目启动建设。该项目是苏州东方水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新型水上文化旅游项目。项目依托环护城河游船及周边园林、景区、城墙博物馆等开发环护城河水陆联动特色旅游线路,以环城河游船为主线,串联盘门、相门城墙博物馆和耦园,打造具有新型文化旅游特色的环城河路线,形成了“一线(环古城河)、三点(盘门、耦园和城墙博物馆)的旅游新形态。实现旅游与古城文化、古运河文化、古城墙文化及评弹文化结合,开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径,为游客提供深度体验苏州文化生活的新方式。 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在过去的一年,由原市旅游局牵头,重点谋划将旅游投资中超过50%用于旅游公共服务,古城内持续推进景区WIFI覆盖、旅游停车场、指引标识系统、厕所革命旅游公共服务四大工程建设,年度任务均超额完成;其中古城区新改建的等级厕所就达94座。“苏州好行”旅游观光巴士系统服务“快行漫游”游客数量稳增,“十一”期间首次开通节假日旅游免费集中换乘中心,缓解了东北街片区的交通拥堵,11月推出全国首个美食专线巴士,连接古城和园区的中西方特色景区和美食。 2019年4月27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部门的能力合作下,对东北街区域内的拙政园、狮子林和苏州博物馆三个热门景区全面试行了实名制分时段预约措施。该项举措通过“五一”四天超级小长假的试运行检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比上一年,拙政园和狮子林的接待人数分别增加了6.87%和34.23%,游客总体对提前分时预约措施表示理解,对拙政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的内部体验表示满意,对长期实施该措施表示支持,综合来看,有78.58%的游客认为体验很好,感受到了私家园林、文化场馆、苏州特色的美景和氛围,愿意多停留些时间,拍拍照,细细体会,深刻感受到了高质量的古城旅游。 三、旅游智慧平台的搭建 在配合全域旅游推进工作中,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的线上平台“苏州旅游总入口”正式上线,全面的攘括了古城的各类旅游产品。该入口是面向散客时代,打造旅游与城市充分融合的运营新模式。注重统筹旅游资源整合、优质产品打造和新业态营销,注重统筹市场动态监管和诚信服务引导。实施推进工作方案,推出一揽子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措施。丰富产品体系,推出古城精华游等深度组合产品。优化“城市微旅行”、“苏州好行”、“转转卡”等串联服务。强化多渠道“引流”,作为全国首个城市旅游整合服务平台9月与“12306”合作,打通散客乘火车游苏州“最后一米”,使苏州在面向自由行游客的城市旅游运营模式创新上又走在了全国前列。销售额月均环比增幅约50%。线下基本完成体系化布点,中心站完成服务功能提升的同时,火车站和高铁站出口、重要地铁站点、热点商业地区和景区增设了“全域旅游服务网点”,并纳入了体系化管理。 四、旅游市场秩序 古城旅游市场秩序管理一直是古城旅游品质提升管理的重中之重,18年古城旅游市场秩序以姑苏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牵头,联合多方行政力量以重点突破,持续执法的形式切实加强古城旅游的综合管理,具体工作由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区域重点问题重点执法排查隐患。原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综合管理工作以拙政园片区为重点,逐步展开。非法拉客的查处和打击一直是古城综合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拙政园片区为重点,以非法拉客人员的查处为抓手,切实加强古城综合管理工作。 2.多部门联动完善行业规范。18年原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与区党政办法制处、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区发改局、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公安姑苏分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协商沟通,并根据法律顾问的相关意见,制定《姑苏区旅行社服务网点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了旅行社服务网点的经营面积、备案资料、张贴内容、“四统一”规定等内容,以此进一步规范古城旅行社服务网点的备案工作,避免古城热门景区周边旅行社无序竞争。 3.明确具体执法机构,加强人员培训,持续维护古城旅游市场秩序。18年4月15日,省政府法制办正式同意在我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由姑苏区综合执法局承接72项旅游执法权,形成了权责统一的综合执法机构。6月,制定了《古城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利剑行动”实施方案》,市、区执法部门联合打击“非法一日游”利益链中涉及到的黑店、黑社、黑导、黑车等“四黑”现象。同时联合区城管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姑苏分局、拙政园片区管理办公室等部门,针对拙政园片区旅行社服务网点进行了多次专项联合检查工作。9月,区综合执法局先期派出10名综合执法人员赴我局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题培训工作,目前10名综合执法人员已完成培训,成为各片区旅游执法的骨干和核心。 五、旅游产业基金 在通过资金方式支持旅游项目方面,在机构合并成立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之后,为进一步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原有的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奖励和补贴资金将覆盖文旅类项目,也将对古城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六、旅游规划 我局在2010年对15.38平方公里的环城河水系已经编制了《苏州古城旅游规划》,重点规划14.14平方公里的古城建成区域,在2017年,2018年分别组织编制了《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苏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其中《苏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已经完成报批,《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经完成专家评审。这两份规划依靠城市总计规划,贴近各个板块实际,具有很强落地性。 我局下一步提高古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有: 一.打造姑苏古城文旅融合示范区,从资源整合、产品开发、线路规划、公共服务配套、管理体制、品牌推广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具体以“文旅深度融合、产品体验优化、管理服务提升、市民游客共享”的目标来整体打造姑苏古城。 二.推动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配置古城公共服务设施,外围设停车换乘中心,集散咨询中心,减少内部交通压力,强化街巷、线路和节点设计,加强产品和服务的精细化程度,优化游览环境和体验度,通过强化管理提升整个古城的文化氛围和舒适程度。 再次感谢您对苏州旅游发展的关注,欢迎您对苏州旅游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19年5月30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