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关于牢牢把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家战略机遇,做实做...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21 浏览 次
建 议 人: | 常勇; | 建 议 号: | 378 |
标 题: | 关于牢牢把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家战略机遇,做实做亮历史文化名城之核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大运河文化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苏州是一座依水而生、因河而兴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唯一做以“古城”概念参与大运河申遗的城市,凸显了苏州作为体现“运河古城之美”的独特文化魅力。如何把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家战略实施期,对标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的系列要求,做实做亮历史文化名城之核,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打造独具魅力的文旅城市,已成为古城(姑苏)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建议: 高度认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重新审视苏州作为运河古城的重要价值;立足苏州古城,对标运河文化,重点探讨苏州织造署旧址,枫桥、阊门、山塘、盘门、平江历史片区深度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探讨大运河、环古城河与苏州古城区内河道进行沟通的可能性,真正通过水上旅游的内外衔接,运河导入古城,古城彰显运河,实现水路联通,发现古城之美;项目开发过程中,要遵循“主客共享”原则,在明确文化主题的基础上,植入旅游产业,避免陷入街坊改造的窠臼,用好古城资源,讲好苏州故事。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
会 办 | 姑苏区政府;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9-5-29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378号提案的答复 常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牢牢把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家战略机遇,做实做亮历史文化名城之核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苏州作为大运河沿线的重点遗产城市,历史上就因运河发展而兴盛,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苏州境内的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对大运河苏州段的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情况如下: 一、苏州大运河沿线主要文旅资源 苏州大运河沿线保留了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河道和7个遗产点组成。其中河道包括城区故道(山塘河、胥江、环古城河)和现京杭运河苏州至吴江段,遗产点包括山塘历史街区、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全晋会馆4个运河相关遗产和宝带桥、吴江古纤道、盘门3个运河水工遗存。沿线景点多为国家高等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有虎丘、留园、吴江同里古镇;4A级景区有七里山塘景区、平江历史街区、盘门景区、木渎古镇、甪直古镇、寒山寺等。 二、苏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工作开展情况 1、持续推进大运河沿线旅游风情小镇建设 一是推进震泽丝绸小镇基础设施提升。以5A级标准推进小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小镇向西延伸段“新丝路”工程,頔墉河南岸跨街楼、主题小景、厕所改造、绿化提升等工程,提亮景区,投入近亿元的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并顺利开园;二是推进平望镇莺湖景区提升工程,对莺湖园和新世纪文化广场进行提升改造,小九华寺扩建,对安德桥景区开展风貌整治等。三是启动浒墅关镇米画小镇(浒墅关镇三村一体特色田园乡村)项目。该项目位于浒墅关镇九图村、青灯村、华盛社区,占地6.1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提升、水系提升、村落提升等。 2、着力提升大运河沿线旅游发展 一是提升枫桥-寒山寺区域整体旅游环境风貌。寒山寺景区针对相关基础设施,开展了多次提升,诸如对旅游厕所、游客中心进行改造等,进一步改善了景区的游览环境和服务。枫桥景区正在进行景观提升改造,将对景区内的设施、景观、照明、安全等方面进行整体提升,待工程完工后将免费对外开放;二是重点组织和指导运河沿线各类品牌活动。2016年中美旅游年期间,在苏州举办“2016•中美旅游年千名美国游客游江南水乡”活动,组织千名美国游客沿环古城运河一路欣赏古城、古墙、古桥等元素构成的运河美景,感受苏州的悠久历史和人文风采。2018年12月31日,第40届寒山寺新年听钟声活动成功举办,为市民、游客献上文化旅游“大餐”。此外我局还指导和参与古胥门元宵灯会、“轧神仙”庙会、“吴地端午”民俗文化节等品牌活动。 3、推进大运河水上旅游提升发展 一是做好相关规划和策划工作。我局联合交通、水利等部门联合开展环城河水上游串联、联通金鸡湖等工作,完成水上旅游联通规划及水上旅游产品策划;二是大运河水上游各项建设持续推进。2018年5月环古城河、金鸡湖贯通工程北线正式启动。目前正在对环城河的胥门码头、觅渡桥码头、相门码头、盘门码头、阊门码头、新市桥码头等码头及附属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三是大运河水上旅游的规范经营和服务提升。为提升水上旅游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苏州古运河水上游对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完善,还将不断丰富水上旅游产品,提升游览品质。 三、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相关规划指导 1、江苏省大运河相关规划 2017年原江苏省旅游局和江苏省发改委联合编制了《大运河江苏段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针对苏州大运河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为:江苏“苏式运河”旅游示范城市、长三角运河旅游首选目的地、国际著名运河旅游城市。发展思路为:以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依托江南运河苏州段遗产资源本底(江南运河苏州段、平江路、山塘街、宝带桥、虎丘塔等)及运河水系承载的各类旅游空间(山岳、湖泊、庙宇、古镇、古街、乡村等),再现“姑苏繁华、天堂苏州”的景观意象。推出水上古城水门奇观(苏州古城、盘门)和枕河人家栖居奇观(江南水乡)两大运河奇观产品,与苏州繁荣的商务、节庆、会奖、修学、度假、休闲、农业、工业等业态深度融合,以“旅游+”为主线,把苏州打造成为媲美意大利威尼斯和泰国曼谷的世界三大水城遗产。再现、营造并展演苏州江南水乡枕河而居、小桥流水、精致生活的情调,阐释“苏式生活六要素”,将苏式生活、运河故事与吴文化、江南水乡文化、园林文化相互交融。 2、苏州相关规划 在《苏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苏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中,提出打造“一核两区三带”的空间格局,其中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带主要内容是:结合堤防加固工程和景观建设,依托现有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以苏州古城为核心,依赖运河故道衔接运河和古城的水系,通过构建完善的水上交通体系,贯通环古城游船线路和运河文化游船线路,形成古城与运河的旅游廊道,并以其为重点,带动整个大运河沿线的对遗产文化资源和资源生态资源、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苏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相关内容已被列入市委《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中,根据2019年计划,将全面提升大运河沿岸整体风貌,针对“枫桥—寒山寺”区域做好资源整合和服务提升,以5A标准打造“苏州大运河旅游区”。 针对行动计划要求,2019年我局将围绕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重点开展和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成苏州大运河重点段落文旅融合产品与线路策划。在征求行业内外意见的基础上,邀请专业机构对大运河沿岸适合发展文化旅游的段落进行初步的主题策划、产品策划、活动策划和线路策划,并初步确定宣传营销主题和方式路径。 二是制定苏州大运河重点区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与周边基础设施、交通线网、集散咨询中心、旅游资源紧密结合,形成可落地的旅游公共服务网络。 三是开展大运河古城段(环古城河)水陆互动旅游产品研发设计和串联,并交由国资运营公司开始实体化运作。 四是推动高新区、吴江等地沿运河小镇的旅游开发,大力支持文化旅游类项目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特色小镇、旅游风情小镇、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苏州大运河旅游向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逐步转变。 再次感谢您对苏州文化旅游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继续对苏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开发建设及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19年5月24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