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235.关于加强礼让斑马线的建议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15 浏览
建 议 人:
钱卫国;
建 议 号:
235

标    题:

关于加强礼让斑马线的建议

建议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当车辆行经人行横道,行人步入斑马线时,最靠近行人车道内的车辆必须礼让行人;行人开始通过斑马线,所在车道车辆和下一车道车辆必须让行;行人到达中央绿化隔离带或双黄线,下一车道车辆必须让行。当行人步入斑马线,车辆在行经交叉路口右转弯时,右转车辆必须让行。当行人步入斑马线,车辆行经交叉路口转弯时,左转车辆必须让行。机动车礼让行人是法律明文规定,更是城市文明的体现,每个交通参与者都应该维护。但实际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如下几个情况:
  1.行人机动车相互礼让。当机动车通过斑马线时,有行人正在通过。而随着人民素质的提高,行人有时也会对机动车做出礼让的行人,如此一来,双方就会形成一个僵持状态,影响了正常的通行。
  2.监控内礼让,监控之外不礼让。许多机动车驾驶人员当看到有监控时会采取礼让行为,而在没有监控的情况下则选择直接通行,没有真正的起到礼让行人的行为也比比皆是。
  3.礼让造成交通拥堵。在有些人流量比较密集的路口,如居民区,学校,医院等路口时常是行人不断,当机动车礼让行人后则会造成后方车辆严重拥堵,特别在上下班高峰期会造成更大的交通拥堵现象。
  礼让行人是文明出行的表现,既然为“礼”则参与者应该是双方的,对此我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合理设置斑马线。在有些短短几百米的路段可能设置有几个斑马线,而每个斑马线都可能有行人在通过,当机动车每个都礼让后就有可能造成了时间的耽误以及交通的拥堵。在设置斑马线时要考虑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方便和通行效率,做到人车通行既安全又高效,既科学合理又人性化。
  2.完善交通设施,设置行人红绿灯。在一些必要的斑马线位置设置行人通过红绿灯,如此可以有效解决行人与机动车相互礼让而造成的尴尬局面。
  3.设置人行天桥或下穿通道。在人流量大的路口可建造供行人通过的人行天桥或下穿通道等人车分离的通道,这样既解决了行人通过的速度,也能够保证行人的安全,还保证的交通的顺畅。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文明意识。不管是机动车司机还是行人,都需要增强安全出行的意识。提高机动车自觉礼让行人的意识,无论是在有监控还是没有监控的地方都应保持一致。增强行人文明过马路的意识。不得随意乱穿马路,合理利用斑马线。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公安局
会 办 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19-5-6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35号提案的答复
钱卫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礼让斑马线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整治行动以来,市局交警部门坚持专项整治与常态治理相结合、现场执法与科技应用相结合、秩序整治与宣传引导相结合、严格执法与完善设施相结合、治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与治理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相结合,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常态长效治理,文明礼让规则深入人心,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率逐年上升,行人过街安全设施不断完善,因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导致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逐年下降,人民群众平安出行、顺畅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礼让斑马线的几点建议,对交通管理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逐步努力的方向。市局交警部门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文明示范创建引领。在全市创建51条示范路、101个示范路口、105个礼让斑马线示范点,配套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健全高清监控和电子抓拍设施,严格公安交警部门的勤务管理制度。在礼让斑马线示范点机动车行驶方向停止线前,设置了“车让人”字样标识,在行人开始横穿斑马线位置,分别设置了“人快走”字样标识,倡导“车让人、人快走、互点赞”的文明交通礼让氛围,树立示范样板,让文明交通理念的传播更有力度。
  二是突出执法管控重点。以学校、医院、车站、商业区等周边道路行人流量大、秩序混乱、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和事故多发,以及转弯机动车不礼让绿灯过街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无信号灯控制斑马线的路口路段为重点区域,以早晚高峰为重点时段,加大现场查纠力度。2018年,全市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29万余起,其中非现场监控抓拍查处21.7万余起,民警现场查处7.3万余起。
  三是优化调整信号设置。优化交通信号灯相位和配时,重点解决信号配时不合理、信号相位冲突、行人过街时间不足或过街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科学应用信号控制方式,对右转车辆和直行行人、非机动车冲突严重的路口,采取右转专用信号控制,减少右转车辆对行人、非机动车的干扰。对行人过街距离较长的信号灯路口,设置行人二次过街信号灯。积极运用新技术,在姑苏区人民路试点安装行人请求式按钮信号灯,并视情在全市推广。下一步针对符合增设信号灯要求的点位,市局交警部门将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在今后的项目中予以落实。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先行。市局交警部门以“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通过融媒体方式和矩阵传播途径,全方位的宣传礼让斑马线的意义,扩大知晓率和遵守率。一是强化传统媒体宣传。在《苏州日报》、《苏州新闻》、《名城苏州网》等本地知名报、网开设专栏,将礼让斑马线的宣传作为重点,将成果性报道和监督类报道相结合,对不礼让的行为及时曝光。二是加强新媒体互动发布。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灵活生动的特点,加强与市民互动,广泛传播文明交通理念,争取群众的支持配合。2018年,先后通过“看苏州”“一直播”“今日头条”等直播平台,在园区、高新区主要路口对礼让斑马线的行为开展网络执法直播,推高热度,吸引网民参与观看和讨论。三是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在广电总台演播室联合举办了“文明交通,你我同行”倡议活动,向全社会做出“开车有敬畏、骑车有路德、走路有礼仪”的文明交通承诺。有奖邀请市民评选“我眼中的十大交通陋习”等主题宣传活动,将文明交通宣传深入人心。
  感谢您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市公安局
                                                                                  2019年4月30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