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家 >履职建言
241.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东延路至独墅湖大道间行人横穿...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3 14:15 浏览
建 议 人:
张应鹏;
建 议 号:
241

标    题:

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东延路至独墅湖大道间行人横穿马路现象的建议

建议内容:

  一、现状:
  1、星湖街东延路至独墅湖大道间行人盲目穿越现象非常严重;
  2、道路中间原本阻隔行人的绿化隔离带,成为了事实上人们穿越过程中滞留与等待的空间,衣服的颜色夹杂在绿化带中,加上垂直行使方向的驾驶人员由于观察角度太小,很难提前清楚地观察到对面马路上穿越过来或在绿化隔离带中等待穿越的人员;而当穿越人员从绿化带上突然穿越时,一步直接跨入快速车流,快速驾驶中的驾驶人员经常根本没有避让的空间,也没有避让的时间,尤其是晚上光线不足,更是非常危险。
  3、为了阻止行人的盲目穿越,有关部门在绿篱两侧已部分设置了金属网状围栏,但因为结构较弱,早已(甚至是多次)被擅自穿越的人员毁坏。
  二、原因:
  1、擅自穿越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与基本文明素质不够(但无法作为现状事实的讨论前提,穿越人群中有赶着上下班的年青人,有行动已很不便的老人,还有的老人牵着小孩。)
  2、有可能和两侧小区的出入口位置以及两侧相对设置的公交停靠站台有关,这四股人流有彼此穿越的需求(当然理论上他们本应该是稍作绕行走北侧的人行横道线,但实际原因上一条已说明。)
  三、建议:
  1、建议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或专业机构对两侧的小区出入口与公交车停靠站的位置与人流进行分析与研究,论证一下是否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相互之间的位置而从源头上解决盲目穿越的必要性;
  2、通过合理的设计,进一步加强绿化隔离带上的隔离强度,确保不能被轻易破坏,并通过加强日常监督与管理以保证在被非法破坏时及时维修。
  星湖街为城市快速干道,目前盲目穿越的现象非常严重,非常危险,而生命无价,希望能通过尽可能的努力,尽量防患于未然!

承办单位:
主 办 工业园区管委会
会 办 ;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19-5-23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园区管委会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41号提案的答复
张应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东延路至独墅湖大道间行人横穿马路现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园区城市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关心。星湖街(东延路至独墅湖大道段)长约700米,为四幅路断面,中央绿化带宽约2-7米。该路段荣域花园公交站停靠快1、快2、146、156、176路,是科教创新区、斜塘片区与汽车南站、汽车北站、火车站、姑苏区、新区的主要换乘点。针对您反映的星湖街东延路至独墅湖大道间行人横穿马路的现象,园区管委会十分重视,规划建设委员会先后于3月19日、26日对该段道路及其早晚高峰交通进行调查,共发现37例50人横穿中央绿化带过街现象,横穿地点为星湖名轩花园小区和荣域花园小区出入口正对位置。
  针对该问题,并结合您的建议,4月份以来,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多次组织综合行政执法局、交警大队、市政服务集团、公交公司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一起讨论研究解决方案。经商讨,下一步,园区将落实以下措施:一方面,将金属围栏向南延伸至荣域路。考虑到星湖街为园区南北向重要的结构性主干路,下穿独墅湖大道城市快速路,该区段行车速度快,交通流量大,承担着重要的交通功能,因此不宜设置路段行人过街。为阻止行人在星湖名轩花园和荣域花园小区出入口处横穿星湖街中央绿化带现象,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园区市政服务集团将在星湖街-东延路交叉口到荣域花园小区开口段中央绿化带设置金属围栏的基础上,把金属围栏向南延伸至荣域路,同时加强金属围栏日常维护。此外,结合远期轨道交通、道路改造等工程,进一步提高道路绿化种植要求,增加行人违章穿越难度。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和执法巡查。园区交警部门将设置相应指示和警示标志,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引导荣域花园、星湖名轩小区居民以及其他过路行人遵守交通法规,从北侧星湖街-东延路交叉口过街,对行人交通违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
  此外,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对荣域花园公交站位置进行了分析研究。目前,荣域花园东侧站位于东延路南侧,距离星湖街-东延路交叉路口约130米,中间有小区出入口,无法缩短距离,如果按照出口道设站规则迁移至东延路北侧,该路段存在一座桥和商业出入口,站点需设置在离路口约150米处,迁移后位置比现有位置加长;荣域花园西侧站距离星湖街-东延路交叉路口约60米,设置符合专业设计规范。综上,考虑到换乘距离以及服务东延路南侧小区等因素,荣域花园公交站台位置维持现状,恳请您的理解。
  专此答复。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19年5月2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