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陈艳秋 | 建 议 号: | 017 |
标 题: | 关于加快在合餐制中推广使用分餐夹替代公筷的建议 | ||
| 建议内容: | 近年来,在市民的体检中发现得幽门螺旋杆菌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判定这是合餐制原因大幅提升了这种细菌的传播而引起的。随着过去三年疫情的发生,市民的公共卫生素养显著提高,在多人共同用餐时,为了降低各种细菌病毒的传播风险,使用公筷曾被广泛提倡使用。但是随着疫情过去后的时间推移,在宾馆、饭店、食堂等场所聚餐中摆放公筷似乎在减少,使用公筷也确实有诸多不便和隐患,摆放和使用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形式主义。 今年以来,不断有亲戚、朋友、同事等身边人从山东出差或旅游回来,反映山东各地无论餐厅大小,已经普遍使用分餐夹替代了原有的公筷,即在每道菜的盘内配上一个夹子,用夹子把食物夹到个人的用餐盘子里。相比公筷,分餐夹不仅更易夹菜、菜不易滑落,而且食客也不会出现用分餐夹夹着菜直接送到自己嘴里的情况。大家都觉得这是很好的做法。但在我们苏州,通过调查目前只有很少的餐厅配备了分餐夹,大部分还是在餐桌上延续了公筷使用。 合餐制的用餐方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也已成为一种饮食文化,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着熟识、亲近、家人等意味。缺点是会加快病菌传染,不利用身体健康。 在合餐制用餐时使用公筷确实能起到预防部分传染性病菌的交叉感染的情况,但是使用公筷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一)公筷和私筷的外观相似,容易导致混淆,公私混用。 (二)使用不方便,在夹取食物中容易发生滚动滑落。 (三)少数食客对卫生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形成使用公筷的习惯。由于公筷使用存在着上述问题,一些餐厅也就干脆不放公筷了。苏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全国文明城市,外来人员多,人口密度大,为了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建议推广使用分餐夹替代公筷,可以有效降低合餐制用餐中的病菌交叉感染风险,提高公共卫生水平。这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负责,也是对社会公共卫生的负责。 (一)建议餐饮主管部门建立制度机制,发布餐饮业分餐夹实施指南,明确分餐夹的实施推广标准,规定分餐夹实施原则和相应细则以及突发事件应对要求等。同时在餐饮企业的评级、评星条件中,加入关于分餐夹的推行情况,并持续跟进监管,将其纳入卫生监督范围,以制度刚性保障全市餐饮企业推行分餐夹的主动性。 (二)建议餐饮行业协会强化自律作用,做好推进分餐夹快速落地实施工作。选择一些餐饮企业作为示范点,展示分餐夹的实际使用效果,以点带面,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实施。同时做好对各类餐厅分餐夹的清洁和消毒的监督工作,避免从源头上发生卫生安全问题。 (三)建议宣传部门加强对广大市民使用分餐夹的宣传及普及。利用公益广告牌、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分餐夹的科普,向广大市民介绍使用分餐夹的优势、操作方法和重要性,逐步提高公众对分餐夹的接受度,让分餐夹使用真正融入日常饮食习惯中。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协办 |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苏州市商务局;苏州市工商联;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 |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5-06-25 14:02 |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 答复内容: | 详见附件。 | ||
| 104-017.PD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