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委员履职> 政协提案> 十五届四次会议

008.关于外商独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可能面临的困难问题和若干建议

发布日期:2025-10-16

本文已被浏览过:

字号:

建 议 人:
茅澄怡
建 议 号:
008

标 题:

关于外商独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可能面临的困难问题和若干建议

建议内容:

  日前,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扩大自主开放的决策部署,引进外资促进我国医疗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健康需求,拟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所有经过注册上市和批准生产的产品,可在全国范围使用。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


  外商独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在运营、人才、药物方面可能面临以下挑战:   (一)运营方面:   1.市场定位与目标客户群体选择:   (1)定位模糊:中国医疗市场需求多元,既有基本医疗需求,也有高端医疗需求。外商独资医院需要明确自身服务对象是高收入人群、外籍人士还是普通大众,不同群体的医疗需求和支付能力差异巨大。若定位不准确,可能导致服务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影响医院的运营和发展。例如,若将医院定位为高端服务,但所在地区高收入人群数量有限,就难以支撑医院的运营成本。   (2)品牌建设困难:在中国,公立医院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患者对公立医院的信任度普遍较高。外商独资医院作为新进入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来建立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患者认可其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2.成本控制与盈利压力:   (1)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建立医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购买医疗设备、建设医院设施、招聘医护人员等。外商独资医院通常追求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可能会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这会进一步增加成本。例如,高端医疗设备的采购和维护费用高昂,而且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快,需要不断投入资金。   (2)医保支付对接难题:在中国,医保覆盖范围广泛,患者对医保的依赖度较高。外商独资医院如果无法接入医保系统,或者医保报销比例较低,可能会限制患者的选择,影响医院的患者流量和收入。此外,医保支付的审核和结算程序较为复杂,外商独资医院需要花费时间和设置相应系统进行对接。   3.管理模式与文化差异:   (1)管理模式的适应性:国外的医院管理模式可能与中国的医疗体制、市场环境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例如,国外的医疗管理注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和隐私保护,但在中国,患者可能更习惯医生的主导性治疗方式。外商独资医院需要在引入国外先进管理模式的同时,进行本土化调整,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2)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医院的运营涉及到医护人员、患者、管理人员等多个群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外商独资医院的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可能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患者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会存在一定障碍,影响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人才方面:   1.优秀医疗人才的引进困难:   (1)编制和体制的吸引力:中国公立医院的编制对医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编制内医生享有稳定的工作、较好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相比之下,外商独资医院虽然能提供较高的薪酬,但在职业稳定性和社会认可度方面不如公立医院,导致一些优秀的医生不愿意离开公立医院加入外资医院。   (2)医生的品牌建设依赖:在中国,医生的品牌和声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在医院的平台。公立医院通常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医生在公立医院工作可以借助医院的品牌优势吸引患者。而外商独资医院在品牌建设方面还需要时间,这使得一些注重自身品牌建设的医生对加入外资医院存在顾虑。   2.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1)缺乏本土的人才培养渠道:外商独资医院需要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医院长期发展的需求。但在中国,医疗人才的培养主要由国内的医学院校和公立医院承担,外商独资医院缺乏与国内医学院校的紧密合作,难以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培养渠道。   (2)国际人才的引进和融合: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外商独资医院可能会引进国际上的优秀医疗人才。然而,国际人才的引进涉及到签证、工作许可、文化适应等诸多问题,如何让国际人才与本土员工有效融合,发挥团队的协同效应,也是外商独资医院面临的挑战。   三、药物方面:   1.药品采购与供应:   (1)进口药物的审批和采购流程复杂:外商独资医院可能希望引进国外的先进药物和治疗技术,但进口药物的审批程序严格,审批时间长,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要求。这将导致医院在药品采购和供应方面存在困难,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服务质量。   (2)药品供应链的稳定性:药品的供应需要稳定的供应链支持,但外商独资医院在中国的药品采购渠道相对受限,与国内的药品供应商合作需要建立信任关系,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此外,药品的运输、储存和配送等环节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药物研发与临床试验:   (1)药物研发的高成本和高风险:开展药物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而且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外商独资医院在中国开展药物研发需要面对国内的竞争和挑战,同时还需要满足中国的药品监管要求,这对医院的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临床试验的开展难度: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招募合适的患者进行试验。外商独资医院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可能面临患者招募困难、临床试验基地选择有限等问题,影响临床试验的进度和质量。


  对于外商独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面临的挑战,外商独资医院应主动与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改委、财政部门等政府部门建立友好关系,寻求政策支持和资源共享。通过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合作,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药品安全。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运营方面:   1.明确市场定位与目标客户群体: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应深入调研当地的医疗市场需求、消费能力、竞争状况等,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   2.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主动探索与政府共同建立特定的健康项目,如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义诊等活动,以提升外商独资医院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认知度。   3.优化成本控制与盈利模式:主动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深入沟通,确保对政策有正确理解和快速响应。寻求政府在政策解读、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合理规划资金投入并探索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4.适应本土管理模式与文化: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医疗管理体制和文化背景,将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院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   (二)人才方面:   1.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与国内的医学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人才培养项目,如联合培养研究生、设立实习基地等,为医院培养储备人才。设立本地化战略研究部门,与本地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进行技术和人才交流。   2.促进国际人才的引进与融合:简化国际人才的引进手续,为国际人才提供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强国际人才与本土员工的沟通与交流,组织文化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促进国际人才与本土员工的融合,发挥团队的协同效应。   (三)药物方面:   1.优化药品采购与供应管理:与国内外的药品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建立完善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药品采购的监督和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优化药品的库存管理,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药品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药品的库存,避免药品积压和短缺。   2.积极参与药物研发与临床试验:加强与国内的科研机构、药企的合作,共同开展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优惠,如科研项目资助、税收优惠等,降低药物研发的成本和风险。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国的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外商独资医院在中国合法落地并合规经营,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注重质量管理与风险控制,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作,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并为推动中国医疗行业的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建设,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医药改革。


承办单位:
主办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协办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苏州市商务局;苏州市委组织部;
办理期限:3个月答复时间:2025-06-10 15:23
办理类型: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见附件

169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0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外商独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可能面临的困难问题和若干建议).pdf
169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0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外商独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可能面临的困难问题和若干建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