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委员履职> 政协提案> 十五届四次会议

003.关于积极推进苏州养老托育一体化社区服务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5-10-16

本文已被浏览过:

字号:

建 议 人:
李艺
建 议 号:
003

标 题:

关于积极推进苏州养老托育一体化社区服务的建议

建议内容:

  在当前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而新生儿数量减少的社会背景下,将养老和托幼服务整合于同一空间,实现老幼共照料、跨代学习和互动交流的新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托幼行业正处于转型期,而养老服务尚属未充分开发的领域,两者在服务模式上存在相似之处。将它们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在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实现共享,还能通过代际交流为双方带来积极的情感价值。因此,许多地区正在积极探索这种“老幼共托”的新模式,其市场潜力正逐渐被挖掘。例如,2023年成都发布了《成都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提出建设“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幸福样本城市,扩大多元服务供给,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中心城区每区至少建设5个老幼复合型社区综合体,其他区(市)县至少建设2个。同年,杭州也出台了《杭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和《关于推进杭州市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统筹规划养老和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以未来社区建设为抓手,规划“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立“1+N”区域综合老幼服务体系,并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应按照每百户30平方米和15平方米的标准分别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和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36.2万家与“老幼共托”相关的企业,其中2023年新注册的企业达9.2万余家,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20.3%。


  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服务与照护模式,老幼共育还面临若干难点与卡点,亟待破解并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比如,“一老一小”分属不同部门主管,如何打破部门间的界限,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目前针对老幼托育新模式还未有统一行业标准和明确的监管机制。再比如,老幼群体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差异较大,目前能同时照顾老年人和儿童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远远不足,无法满足高质量养老托幼服务的需求。此外,一体化服务模式涉及老年人和儿童的权益保护、个人隐私保护等多个法律领域,如何在提供服务的同时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好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要成功实施社区“养老+托育”一体化服务模式,必须克服技术、资金、人才、文化和法规等方面的挑战,这需要政府、社区、家庭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具体建议如下:   1.政策支持与统筹:建议苏州市政府在政策上提供更多的支持,参考其他城市的先行措施,制定符合苏州城市规划、社区布局和经济发展情况的统筹衔接的规范标准,确保养老和托育设施的空间资源得到保障。   2.试点示范:可以选择条件成熟的社区作为“养老托育一体化”融合示范点,逐步推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3.优化人才支撑:加强对养老托育职业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升服务品质。例如,在高职学校增加相关专业的设置,在社区服务教育中提供相关岗位的培训,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提升社区服务人才的专业能力。并在社区设立法律服务岗,为合规的养老托育服务提供法律保障。   4.安全与卫生保障:针对社区居民关注的安全、卫生问题,建议严格做好卫生保障,降低养老托育一体化机构的安全风险。例如,可与各社区的业委会联动,设立流动的安全卫生监督岗。   5.功能空间合理设计:合理设计养老托育一体化机构的功能空间,充分考虑使用时段和特性进行空间有机融合,还可以兼容社区食堂和社区卫生所。   6.数字化建设:推动社区服务数字化建设,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构筑美好数字服务新场景。   


承办单位:
联办苏州市民政局;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协办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办理期限:3个月答复时间:2025-06-30 16:32
办理类型: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详见附件

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03号提案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