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市民革 | 建 议 号: | 009 |
标 题: | 关于加快苏州港港城建设,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当前,苏州港“一港三区,各具特色和功能”。太仓港区为苏州港核心港区,以发展集装箱为主,兼顾大宗散货、件杂货;张家港港区以大宗散货和临港产业为主,兼顾集装箱、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常熟港区以临港产业为主,兼顾件杂货、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苏州港总体形成完整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2022年,苏州港交出一份亮眼答卷,货物吞吐量完成5.73亿吨,居全国第6位;集装箱吞吐量超过900万标箱,居全国第8位。 (一)港城融合发展存在短板,服务设施滞后。目前,沿江三市“有港镇无港城”现象比较突出,港区周边交通组织、住宿餐饮、新基建等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的功能不够健全,对专业人才、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港口对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的支撑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物流平台未发挥集聚效应,产业链延伸有限。苏州港功能相对比较单一,港口物流产业层次不高,围绕港口生态圈、价值链建设不足,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不够,增值服务、全程物流、航运服务等功能尚处起步阶段,增值孵化能力较弱。
(三)疏港铁路尚未实现覆盖,仅覆盖太仓港区。目前,苏州港仅在太仓港区建成疏港铁路。中欧班列虽已试行至太仓港,但未常态化延伸。张家港港区还处于铁路专用线引入前期研究阶段。公、铁、水通道建设尚未达到集疏运发展要求,铁水、陆水联运能力还不够强。
(四)港口集疏运体系单一,对公路依赖较高。目前,苏州港集疏运公路等级不高、衔接不畅,如太仓港区鹿河作业区、新泾作业区仍未实现高等级公路与作业区的直接连接。部分航道仍为等外级,如张家港港区疏港航道所涉及的十字港、太字圩港、六干河、七干河。苏申外港线等已规划的高等级航道中,苏州段整治提升进度落后于上海段 (一)优化港城功能形态,打造港产城融合新高地。一是要坚持“聚人气、优业态、增活力”理念,港城作为市域发展副中心,聚焦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着眼宜居宜业,加快港区中心区建设,完善商务楼宇、高端酒店、海员服务设施等城市配套,抓好餐饮、文旅等领域招商。二是坚持系统优化空间布局。以太仓港区为例,加快构建“一轴三环多中心”的水绿生态体系,营造优美人居环境。坚持深入推进港区管委会周边、浮桥镇老镇区等重点区域改造提升,加快布局完善生产、商务、消费、生活等业态,推动港区形态从“港镇”加速向“港城”转变。
(二)引入龙头物贸企业,构建物流服务新体系。
1.积极对接长三角港口集团,引入航运物流、国际集装箱、航运资源交易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在物流枢纽内设立区域总部,开展多式联运、集装箱物流等业务。
2.持续强化品牌招商、精准招商,高质量建设临港现代物贸产业园、港口航运物流运营中心、知名品牌物贸结算中心、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等,进一步集聚一批国际分销和贸易企业,以物流枢纽为核心开展全球供应链运作组织。三是围绕制造业和商贸流通,培育一批本土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企业,引入京东、顺丰、中储智运等干支配一体化企业,为产业链整体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三)推动三港区耦合发展,展现联动发展新姿态。
1.贯彻落实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苏州港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所明确的发展定位、协同发展、优势互补、错位竞争,以集群优势提升苏州港的影响力。
2.推动苏州港三港区之间、三港区与内河集装箱港口码头之间的全线贯通和“闭环式”连接,将过去的互为竞争关系变成喂给和联动关系,实现市域港航一体化发展的“硬联通”。
3.推动各港区码头、货源、航线、技术、腹地等资源共享,精准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共同打造“多式联运+供应链+全程物流”综合服务方案。
(四)完善交通枢纽建设,构筑聚产强港新干线。
1.重点推进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枢纽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吴江长三角(盛泽)现代供应链产业园等建设运营,着力提升内河港枢纽设施承载力。加快推进申张线青阳港、苏申内港线、杨林塘苏昆太高速公路桥等影响航道网整体效益发挥的内河航道整治与改造。
2.推动公、铁、水多式联动有序衔接、高效运转,加强苏州中欧班列与太仓港联动发展,做强“港口+铁路”双核驱动。
3.完善沿江三港区与内河港间航道、陆上疏港通道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苏州港各港区与内河港、腹地的交通联系,畅通内外物流通道。
|
承办单位: | 联办 | 太仓市政府; | |
协办 | 常熟市政府;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苏州市商务局;港航集团;张家港市政府;苏州市水务局;太仓港口管委会;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4-05-30 14:04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详见附件 | ||
太政函19号-关于苏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09号提案的答复函.doc | |||
太政函19号-关于苏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09号提案的答复函.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