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委员履职> 政协提案> 十四届五次会议

009.关于促进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1-11-22

本文已被浏览过:

字号:

建 议 人:
市民盟
建 议 号:
009

标 题:

关于促进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

建议内容: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的高级产物,在许多领域可以替代或超过人的思维操作,也是世界各国争夺的技术高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必将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作用。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战略规划,鼓励指引人工智能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作了重要指示。苏州市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区域,也是G60科创走廊中创新前沿城市,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增强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苏州市的科创实力、研发投入及人才综合竞争力,已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一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形成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聚焦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领域的产业格局,产业链已集聚400多家领域内企业。二是依托中国计算机学会等知名学术机构,有效聚合政府、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等各层级资源人才。中科院多个院所和中国科大、西安交大、上海交大等顶尖院校也在苏州设立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院。三是苏州市政府积极引导投资机构设立产业基金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规模达千亿。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苏州高铁新城在“中国人工智能峰会”中,成功入选全国人工智能示范园区。但是,我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存在问题   (一)顶层设计需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并非一个孤立的行业,它与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技术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目前苏州市的人工智能在发展基础层面上还存在着一定不足,一是“产业数据池”的累积不足,二是“新基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发展我市的人工智能产业,需要进一步打好基础,优化顶层设计,进行系统布局,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二)创新竞争力需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的问题主要来自核心人才不足。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较少,人工智能领域核心人才不足。   (三)产业集群效应需进一步发掘、优化。近年来苏州市涌现出大量新兴的人工智能企业,虽然在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领域存在产业集群效应,但仍然缺乏像BAT、科大讯飞这样的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集群标签尚不突出,不利于产业整合提升。   
  二、相关建议   (一)强化规划引领   1、完善顶层设计,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打造良好环境。按照“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梳理研究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统筹规划,进一步推进数据支撑、核心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建立健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常态长效推进机制。   2、强化配套设施,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筑牢坚实基础。一是重视大数据资源的积累培育和共建共享。要建立市或区级的行业公共数据资源池。建议针对我市优势产业集群,由大数据管理局、科技、经信、发改等单位联合拟定数据标准框架和数据共享机制,并在其中充分考虑和运用区块链、量子信息等加密技术来解决数据安全和数据权属问题,建立市或区级的行业公共数据资源池。鼓励区域内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机构与企事业单位通过使用该资源池与相应的数据产生和提供方形成产业链共生关系,在培育人工智能能力的同时赋能其他相关行业。二是加大对“新基建”的投入。在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5G、物联网等“新基建”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以政府引导基金带头,鼓励社会各方面资本共同投入来建设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需求的区域性基础设施。首先,要增强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程度。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支持国内的核心元器件的技术突破和发展应用。在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和云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应当尽可能地使用国产软硬件产品,提高整体自主可控程度,保证产业供应链和数据系统的安全性,既是响应国家号召,又是市场发展的迫切需求。其次,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兼容性、开放性和可拓展性,保证后期建设和升级中的可拓展性和开放性。   3、提前谋篇布局,保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政策制定中,要充分考虑人工智能与物联网、5G、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技术的交叉融合所衍生的发展潜力,扶持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各种新兴技术的交叉会衍生出未来新的产业和技术方向。   (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1、落实人才政策。进一步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发挥“一人一策”政策实效,推进奖励政策多元化,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鼓励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方式吸引相关人才,加强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   2、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苏州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增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工智能对产业的赋能和价值创造的转化率。   3、建立长期追踪制度。加强人才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关注产业、企业所需人才及人才与产业、企业的适配程度和发展情况,尽可能了解相关人才的需求、发展情况。   4、完善培训体系。一是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二是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完善考核制度,提高产业整体创新水平。   (三)增强产业集群效应   1、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是升级管理服务水平,更加突出全链条的专业化服务,构建更加简便高效的准入环境。二是做好公共平台建设,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建设。三是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完善企业破产与注销程序,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2、培育龙头企业。对于区域内涌现出来的人工智能企业,遴选出与产业结合能力较强的优势领军企业进行重点培养,投融资层面予以适当倾斜,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区域的人工智能行业发展。   3、优化产业集群标签。一是搭建平台,引进资源。系统分析我市人工智能产业需求和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和科研院所落户苏州,提高我市人工智能的规模优势。二是加大扶持力度。首先,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科技信贷支持,强化天使投资引导力度;其次,不断加大财政科技资金在应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第三,以孵化器、众创空间为抓手,优化整合资源,培育创新文化,进一步激发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意愿;最后,在重点行业适当将人工智能与行业结合情况作为量化考核指标,以此为依据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营造鼓励企业发展人工智能的良好氛围。   

承办单位:
主办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协办苏州市科学技术局;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办理期限:3个月答复时间:2021-06-28 09:21
办理类型:A: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附件

关于促进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答复(第009号提案)060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