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委员履职> 政协提案> 十四届四次会议

003.关于加快我市文化新经济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0-08-22

本文已被浏览过:

字号:

建 议 人:
民建苏州市委员会
建 议 号:
003

标    题:

关于加快我市文化新经济发展的建议

建议内容:

    文化新经济是以文化元素核心为内在驱动、以拉动文化消费为主要手段、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最终目的的经济发展战略。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和人文积淀深厚的城市,也是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仅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全区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74处,控保建筑252处,古桥、古井等古构筑物790处;沧浪亭、狮子林等8处园林和大运河5个核心点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6项、各级非遗传承人49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狠抓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文化大市,苏州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将文化优势转换成产业发展优势,把文化软实力转化成发展硬功夫,提升产业能级,构建苏州特色产业体系,是苏州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推动苏州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苏州文化元素丰富,但文化业态比较传统、单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苏州文化分布广,但普遍存在小而散的特点,市场竞争力较弱。苏州文化丰厚,有古城名镇、园林胜迹、街坊民居以至丝绸、刺绣、工艺珍品等丰富多彩的物化形态,也有昆曲、苏剧、评弹、吴门画派等门类齐全的艺术形态,除园林、名镇外,文化资源更多地是当作文化遗产和文化事业来传承、保护、利用和建设,没能很好地将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经营形式单一、人员结构老化,呈现广而散、小而弱的特点;与现代消费需求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消费新需求,市场竞争力不强。

2、文化消费的有效供给不足,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待进一步释放。据了解,我市文化类消费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是3301元、3722元、3965元、4499元、4900元,分别占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30%8.66%8.51%8.79%8.83%,而同期的上海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占到10.70%11.20%11.80%,广州是12.76%12.87%13.03%。作为文化大市,文化消费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占比还不高,与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差距明显。这也从以个侧面印证了苏州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没有能够充分释放出来。

3、传统文化创新力不强,与生活的结合度和产业的融合度不够紧密。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产业带来一定压力,而新的文化产业尚未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目前,苏州的文化经济还达不到景德镇那样有广泛影响力、辐射带动作用和融合发展的瓷器文化、瓷器产业和瓷器城市。苏州的文化产业在做强、做优的同时,尚需积极探索和打造带动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型业态形式。

为推动文化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建议:

1、突出规划引领,以更高站位谋划产业布局。一是尽早着手编制苏州市文化新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突出系统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明确文化新经济发展定位、方向和保障措施,并推动将产业发展相关内容列入我市十四五总体规划中。二是强化规划的执行落实,细化工作方案,通过政策的扶持引导,促进相关企业向文化新经济产业功能区集聚,形成上有规划定位,下有政策保障的良好机制。三是重点发展姑苏区国家文化新经济开发标准试验区的文化新经济建设。

2、加强载体建设,以更大力度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园区、项目和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议一是全力打造文化新经济发展示范片区。以周庄、甪直、同里等古镇、桃花坞、平江路、渔家村等古街片区打造苏式文化会客厅,不断扩大我市文化新经济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要进一步发挥国资作用,通过收购、置换或长期租赁等方式,盘活苏州市内名人故居、古建老宅、控保建筑等资源,用于发展文化相关产业,精心打造具有苏式特色的载体品牌,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也可在清理老宅旧居同时,引进总部经济,可借鉴上海淮海路因电商的冲击原来商贸萧条,现在向全世界招商,灯箱广告设计符合国际眼光和时尚流行趋势。二是着力改造提升一批重点文创产业园区。突出特色,优化环境,提升服务,推动文创企业集聚发展,努力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品牌企业。

3、立足自身优势,在更广范围推动产业融合。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产业关联度较高产业门类之一,具有融合、越界、扩散、渗透的特性。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以文化产业为重要支点,带动相关产业共同提升,形成新型业态,共享共创实现区域发展。一是文化与旅游融合。打造独具苏州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要重点推动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生活集聚区,创造出新的文化消费热点,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二是文化与科技结合。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动漫游戏、网络媒体、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实施文化+互联网,利用新技术、新渠道、新模式推动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系统创新。三是传统工艺创新发展。将苏绣、苏扇、戏曲服装、木刻年画、核雕、玉雕等各类非遗项目和传统工艺与文化、时尚、创意、科技、互联网及消费需求相结合,加快传承创新、再造利用步伐,延伸产品价值链。加强品牌塑造和宣传推广,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文化产业消费。

4、注重项目招选,引育市场主体。一是要把文化新经济相关企业的招选作为招商选资的重点。紧盯税收贡献大、人才突出的设计、高端酒店、影视动漫游戏、IP开发运营、文化投资和新兴文化类公司;二是要把文化与科技融合,探索打造文化+科技,将科技赋予文化创意以新的展现形式。三是要探索文化+资本跨界联姻,深度接洽涉及文化新经济的优秀资本方。

5、加大夜间经济、展会经济发展力度。夜间经济、展会经济是文化新经济的表现形式。建议苏州市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提出提振夜间经济。用好市场力量,在条件相对成熟的行业用心培育、妥善引导、遵循市场规律起步,释放新版夜苏州的全新能量,形成一批消费新地标。提升展会经济效益,通过举办各种大规模、高层次的展览会议,尤其是国际性会展活动,扩大苏州国际设计周等重大对外文化交流展会的联动效应,提高城市经济效能,

6、强化要素保障,以更高标准优化发展环境。一是政策扶持方面。建议学习北京、深圳等文化新经济先进地区经验,在税收、用地、规划、建设等方面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优化国资考核制度,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二是人才引培方面。建议大力培养和引进市场紧缺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文化经纪人才、科技创新人才、文化传播营销人才等,突出加强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文化团队的引进。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予适当经济补助,确保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三是金融支撑方面。建议设立文化新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并引导社会资本机构合作设立一系列文化创投子基金,激励社会资金投资于文化新经济产业,实现以金融资本精确定位可塑项目,为潜质项目注入成长动力。充分放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建立起良好的苏州市文化新经济创业投资环境。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会 办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商务局;姑苏区政府;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6-01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A)   (2020)苏文办字第67号        签发:韩卫兵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003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苏州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文化新经济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发展也步入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文化新经济在城市振兴、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等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市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大力发展“文化+”“互联网+”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形成苏州文化领域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2019年度,全市文化产业营收6060亿元,同比增长5.9%,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30亿元,占GDP比重约为5.34%,成为支柱性产业之一。 一是发展新兴商业模式,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从供需两端发力,不断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17年2月,苏州市被正式确立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我局以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文化和旅游消费水平为根本,全面深化文化和旅游消费供给侧改革,经过两年多探索实践,形成苏州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模式。2019年苏州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到5370元,同比增长9.6%,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18年的14.7%上升为15.2%,撬动提升效应显著。面对新的发展要求,2020年我局牵头起草了《苏州市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行动方案》《关于加快苏州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上报市政府印发。贯彻落实国家、江苏省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文件精神,在夜间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娱乐消费、餐饮消费、购物消费、健•美消费、住宿消费七个方面深挖潜力,支持鼓励我市文旅消费网点在空间上增加颜值、内容上做精产品、服务上深化体验、品牌上加大影响力,结合线上线下差异化重构新商业模式,设计构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以保持长久的竞争力。计划到2022年,建设20个以上市级、5个以上省级、2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跻身全国夜间经济十强前列,努力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二是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推进“文化+”“互联网+”发展格局。文化新业态是先进技术糅合了传统文化因子,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我市有8家文化类企业获评服务业创新型示范企业,7家文化旅游类企业获评苏州市总部企业。2016年起,我局出台了《苏州市优秀新兴业态文化创意企业奖励办法》,利用高新技术载体平台,有力推动苏州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成功培育了一大批成长性、示范引领性好的新兴文化企业走向市场,4年来全市共有41家获评优秀新兴业态文化创意企业。作为苏州文化内容、资本和科技结合的新亮点,全市优秀新兴业态文化创意企业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年均增速不低于10%的增速,在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等领域发挥新兴业态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三是培养新兴文化产业集群,发挥苏州区域竞争优势。进一步深化高水平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融合,发挥苏锡常一体化、苏州市域一体化等方面工作优势,重点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先进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产业、创意设计产业、特色文化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对重点文化产业集群在布局总部经济、研发设计、高端制造、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的项目,通过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奖励和补贴资金、文化产业贷款贴息资金、文化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改造提升一批高起点、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文化产业园区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支持创建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近年来,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8家,省级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0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63家,共吸引近万家各类文创企业入驻,从业人员近20万人。全市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文化创意类)、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等载体业态不断丰富,规模不断壮大,发展态势良好,为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是支持文化新经济姑苏模式,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硬核”。姑苏区加强文化新经济顶层设计,将文化新经济产业功能区作为姑苏区“四大产业功能区”之一,制定《姑苏文化新经济公共服务平台设计说明书》。打造繁华姑苏集合品牌平台,实施繁华姑苏设计师驻留计划、在地孵化计划、《浮生六记》戏剧新IP等。搭建苏州国际设计周展示交流平台,秉承“大设计、新经济”理念,推进文化资源整合与招商工作。接洽江苏省文投、中联投文化、潇湘书院、喜来登酒店等,与中信出版集团、万科集团、汇桔集团等26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总投资额132亿元。姑苏IP创意产业园、蓝系列产业园、双塔市集等正在成为网红打卡地;苏绣、昆曲、桃花坞木刻年画等非遗正与家居品牌、设计师品牌跨界合作;融合了苏州古典园林、街区景区、历史建筑、人文景点、非遗工艺、传统美食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正在助推姑苏区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姑苏文化新经济产业基金方案设计,筹建姑苏文化新经济产业基金。加大姑苏文化新经济人才培养,结合项目招商选调青年人才加入发展姑苏文化新经济发展中心、苏州姑苏文化新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各类文化新经济专题学习课程及成果交流活动。 下一步,将做好几项工作积极推动文化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市发改委将继续把文化产业纳入我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我局启动编制《苏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苏州市“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全面优化产业集中度高、成熟度高、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结构,积极打造文化产业在夜间经济、IP经济、体验经济领域的新经济形态。二是促进产业集聚。整合提升现有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集聚区聚焦新兴文化产业,增强产业集聚度,完善公共服务功能。落实《关于促进“姑苏八点半”苏州夜间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盘活市区名人故居、古建老宅资源发展文旅及相关产业,以小姑苏带动大苏州,撬动全市夜间经济发展,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三是深化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业、装备制造业、信息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加强文化创意引领和现代科技支撑,结合苏州区域产业优势,重点提升数字内容、先进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特色文化等产业产品的文化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各部门之间协作机制,为文化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资源整合及对接服务。加强文化产业招商,重点推动文化新经济等相关项目的招引;加强文化贸易服务,提升苏州创博会的服务能力,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深圳文博会等国内外重点展会,争取新一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加强文化金融服务,完善线上对接服务功能,加强文化产业贷款贴息支持;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对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在苏创业就业给予支持。 2020年5月27日 联系人姓名:顾建东 联系 电 话: 69823047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姑苏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