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委员履职> 政协提案> 十四届四次会议

001.加快推进苏州一体化进程 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0-08-22

本文已被浏览过:

字号:

建 议 人:
九三学社苏州市委员会
建 议 号:
001

标    题:

加快推进苏州一体化进程 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建议

建议内容:

 当前,“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在苏州叠加,给苏州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同时也赋予了苏州更多新使命。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长三角建成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给予了我市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市各个板块在在全力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尤其是对接上海方面千帆竞发,各显奇能,取得硕果累累。

然而,由于特殊的区位、体制和发展模式等原因,我市内部十个板块之间在很多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反倒相对滞后。比如,被群众诟病最多的市民卡系统,常熟、昆山、太仓、张家港四县市皆自成体系,其管理主体、加载功能、技术规范和折扣标准皆不一致,存在分头投入、重复浪费和形不成规模效应等问题。在道路建设上,各板块交界处断头路数量虽大幅减少,但仍有部分道路存在对接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在养老领域,各板块养老保险标准不统一,转移手续繁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才自由流动的障碍。在医保方面,虽大市范围内实现了异地划卡,但标准待遇不统一,药物目录库和编码以及各家医院的系统接口不一致等问题依然时常让群众“闹心”。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各个领域都或多或少存在,造成十个板块之间如同十个手指握不成拳头,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方面往往势单力薄地“单打独斗”,难以实现“集团作战”,这不仅造成规模不经济、成果难共享、投入重复浪费等问题,提高了对外一体化的难度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制造业供应链规模和效率优势、独特地域文化优势、宜居宜业优势的潜力,极不利于苏州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因此,在长三角一体化高速推进的形势下,我市不仅要高度重视对外对接与融入,更要狠抓内部十个板块之间的深度一体化,内外兼修,才能实现从“一指禅”到“握成拳”的转变,下好一体化发展“先手棋”,当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此,建议:

    一、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内部一体化顶层设计。充分认识和广泛宣传十个板块深度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成立苏州推进内部一体化的强力推进机构,对接长三角一体化“1+N”规划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全面排出十个板块之间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对接清单,尤其重视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交通等民生领域以及科技创新、文化、产业、信息、政务、生态环境等领域深度对接,制定科学行动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分区域推进,持续推进内部高质量一体化,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

二、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选准内部一体化突破口。近期,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交通、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狠抓一批一体化实事工程,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一体化带来的实效。

(一)加快打通区县之间衔接依然不畅的道路,实现各板块路网无缝对接,缩短时间距离。

(二)通过交叉持股、统一技术规范等多种方式,尽快打通市民卡数据库,实现大市范围内市民卡系统无缝对接,让人民群众出行更便捷。

(三)加快推进养老保险一体化,实现大市范围内养老关系自由顺畅转移,扫清人才自由流动的隐形障碍。

(四)加快推进医保市级统筹进程,逐步实行大市范围内医保统一政策、待遇及经办管理服务,使全市人民享受到更加优质公平的医疗保障服务。

(五)加强各板块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建立统一的数据资源库和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等跨区县、跨部门共享使用,为各领域的深度一体化提供基础支撑。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会 办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20-07-29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001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苏州市委: 你们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快推进苏州一体化进程 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建议》提案收悉。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市各个板块融入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推动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收到建议后,市政府高度重视,李市长对提案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王翔常务副市长要求市发改委及时召开协办单位座谈会,专程向市政协提案委汇报办理思路和打算,听取指导意见,认真做好提案办理工作。6月22日,市委蓝绍敏书记主持召开市政协001号提案督办会,听取市政府、市政协关于00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汇报后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提案办理工作,以更高水平市域一体化提升苏州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着力增强全体市民获得感幸福感。该提案经多次研究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整体谋划,市域一体化发展有新提升。 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是苏州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创新,要在优化统放结合、上下联动、远近统筹、点面兼顾、政府与市场协同等工作策略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规划同向、财政同效、管理同标”。根据市委部署,市委研究室牵头对10个市域一体化课题专题进行研究,聚焦当前最紧迫、最重要,同时也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领域,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重大规划共统,持续优化全域要素配置和空间布局;园区发展共联,强化各类园区的协同发展;产业地标共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共促,统筹布局重大创新载体;基础设施共建,打造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枢纽;社会保障共通,推动全市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发展;公共服务共享,推动全市范围内优质资源整合共享;文旅载体共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苏州文化旅游精品;社会治理共治,提升全市域社会治理水平;城市品牌共塑,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引领,共塑城市品牌。目前研究成果正在进一步深化。 (二)夯实基础,互联互通对接有新突破。 组织相关部门编制《苏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苏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35)》,按照“三纵五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络和“环+放射”网络化市域快速路网、“八横五纵”轴向延伸的棋盘型快速路系统和“十四横十四纵”的城市结构性主干路系统,提高建成区道路网密度,助推城市空间融合,推进各板块路网、基础设施等无缝对接。 1.连通市域“断头路(瓶颈路)”。目前正在实施建设的断头路(瓶颈路)有:星塘街南延工程,是沟通苏州工业园区和吴中区的重要通道,主体工程车坊大桥2019年10月开工,已完成建安投资的30%。桐泾路北延工程,是打通中心城区南北向重要通道,项目于2018年8月开工,已完成建安投资的47%。312国道苏州东段改扩建工程,苏州东段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中312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8年10月开工,计划于2023年建成通车。独墅湖第二通道工程,主体框架已基本完成,预计2021年底完工。东吴南路对接鲈乡北路工程,东太湖大桥为其主体工程,大桥共13个节段,目前已完成10个节段,其余辅助工程在同步推进。城北路改建工程,长浒大桥北侧辅道桥已合龙;永方路、人民路隧道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年底工程主体部分完工。胥涛路对接横山路隧道工程,目前已开始施工。长江路南延工程,工可已批复,计划6月底开工建设。 2.规划城际市域(郊)铁路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国家级高铁枢纽城市和四网融合规划》,规划“环+五向放射”的城际市域(郊)网络,强化与轨道快线、城市轨道的网络融合,支撑市域一体化发展。 (三)市域融合,市民卡应用有新成效。 截至2020年4月,苏州市民卡有限公司共发卡2200万张,其中包括能够畅行全国300多个城市的交通联合卡110万张。目前,除苏州市民卡在太仓公交不能刷卡乘车外,实现苏州市民卡在昆山、常熟、张家港乘公交车刷卡功能;实现交通联合卡在昆山、常熟、张家港、太仓公交乘车刷卡功能。 (四)科学统筹,养老保险推行有新成果。 我市依托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转移“一体化服务”。在开通“苏州社保”微信公众号办理业务,参保职工可随时查询转移业务申请时间、转移状态等信息,实现“不见面”办理业务的基础上,2019年我市出台《关于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区统筹的意见》(苏府〔2019〕100号),全面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区统筹,推动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2019年年底,国家社保服务平台又开通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业务网上申请服务,参保职工可通过登陆国家社保服务平台门户网站或手机APP(如掌上12333),提出转移申请。我市社保经办机构将加快程序开发和数据测试,尽快通过接入部转移平台的方式办理转移业务,转入地和转出地社保机构通过部转移平台进行联系函、信息表等数据交换,实现转移接续线上办理。 (五)资源共享,医保统筹运转有新进展。 一是实现全市医疗统筹。今年市政府出台《苏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苏府办〔2020〕62号)和《苏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基本政策和待遇标准调整方案》(苏府规字〔2020〕3号),全市医保基金统一征收已从4月1日起实施(各地税务征缴入市级金库)。二是实现市域便捷就医。2019年已初步实现吴江医保体系融入,两地医疗保险政策已达到统一,实现吴江、苏州两地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双向直接刷卡结算。 (六)信息支撑,板块数据融合有新局面。 一直以来,我市积极推动“1+10”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成立了市区两级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互联互通的联动机制,市政府出台了《苏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规范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工作。优化市电子政务外网,覆盖各市级部门和单位,贯通省、市、县级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完善市、县级市(区)两级政务云体系,优化提升市级政务云,市级政务云应用上云率达86%,在全省名列前茅。我市率先建成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接入所有市级政府部门和各县级市(区),与省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形成一体化共享交换体系,实现了信息资源申请、受理、授权、答复等全流程线上办理。平台累计发布政务信息资源280个,提供数据交换服务近550万次。 虽然我们在市域一体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很多惠民、便民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提升和完善的地方。一是由于四个县市各自发行的市民卡均采用住建部二代密钥标准,目前尚不能在苏州市区(含吴江区)公共交通刷卡乘车。二是市区与各个板块在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上存在差异,在缴费基数、待遇标准、保障水平等方面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三是医保统筹虽大市范围内实现了异地划卡,但标准待遇不统一,存在药物目录库和编码以及各家医院的系统接口不一致等问题。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政府将以办理政协001号提案为契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积极探索加快推进具有苏州特色的市域一体化进程,继续深化市域一体化课题研究,围绕打造“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进一步突出苏州市域一体化的相关内容,将一体化理念贯穿规划编制、规划决策、规划实施、规划管理全过程。以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口,打造以市域快速路网为重点,形成“环形网状、纵横一体、经纬分明”的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便民、惠民、利民”为根本目标的便捷化基础设施保障;推动全市范围内教育、医疗、养老、体育等优质资源整合共享,探索开展便民高效的智慧医保统筹、养老保险统筹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确保市域一体化工作有序推进。 (一)加强规划引导,实现互联互通有序发展。 加强规划引导,根据市交通运输部门编制完成的《长三角一体化苏州市域内部及与周边地区综合交通衔接规划》,想方设法打通市域内区县之间衔接依然不畅的道路。经研究梳理,目前共有19条市域内部衔接公路,其中11条为断头道路,8条为现状等级不一致或规划需对接。目前已将7处市域内部板块间衔接公路项目列入近期实施计划,分别是张家港东三环张杨公路至苏虞张公路段(张家港—常熟)、太仓256省道沙溪至双凤(太仓—昆山)、昆山256省道北段(太仓—昆山)、强胜路对接312国道工程(园区—昆山)、望江路对接中华园路工程(园区—昆山)、常熟广济路北延相城界至辛羊线段(相城—常熟)、三家路改扩建工程(草荡支路)(相城—常熟)。下一步将继续加快打通区县之间道路衔接,实现各板块路网无缝对接。 (二)借鉴相关经验,全力推进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发行。 为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结合大市范围内公共交通一体化的现状,借鉴南京等周边城市的互通经验,我市在即将发行的第三代社会保障卡中加载使用交通运输部密钥标准的苏州市民卡。届时,市民使用第三代社会保障卡乘车,可实现全国各地一卡通用。目前,第三代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准备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包括市区和各板块)同步推进。计划年内实现全市所有地区新发卡、补领卡、换领卡等都采用第三代社会保障卡。 (三)加强政策引领,推进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目前全省正大力推进省级统筹工作,在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政策、待遇标准、基金使用、基金预算和经办管理“六统一”的基础上,到今年年底建立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基金缺口分级负担、各级政府责任明晰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我市将按照省级统筹工作序时进度安排,进一步统一规范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加强对各县市养老保险工作的政策指导和监督。从今年7月1日起,我市将取消开具《参保缴费凭证》;不再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均通过部转移平台进行办理,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间,办理时限从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短至15个工作日内。 (四)紧盯薄弱环节,提升医疗保障统筹力度。 按照市级医疗保障统筹推进计划和要求,紧盯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现有大市异地就医结算平台,2020年统一部分医保政策,即“统一全市职工医保参保范围、 统一全市职工医保单位缴费比例、 统一全市职工医保住院待遇标准”,力争参保人员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无需再办理异地就医手续,全市医疗机构可直接“一单式”划卡结算,实现执行统一的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含特殊医用材料)、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等三个目录及编码,统一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缴费比例、住院待遇等基本政策,实现就医便捷互通。 (五)深化整合共享,强化数据资源支撑作用。 继续深入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业务应用协同联动,数据资源共治共享。继续优化市电子政务外网,提升市、县级市(区)两级政务云承载能力,加强公共基础性支撑平台建设,为更大范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创造条件。继续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发挥数据共享在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创新管理中的服务支撑作用。深入贯彻《苏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推动各地各部门积极利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发布数据、获取数据,结合业务场景,创新数据应用和服务。进一步强化技术迭代,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智慧程度。始终聚焦群众办事难点堵点,督促业务主管建设跨部门、跨层级实事项目,在一体化进程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加快推进苏州一体化进程,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我们将积极主动抢抓历史机遇,认真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围绕“要素集聚共享、设施互联互通、生态共保联治、服务便利共享、区域协同开放、体制机制创新”六个方面,精心组织实施《苏州行动计划》;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聚焦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以产业化、高端化、市场化、全链化为导向,下大力气突破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推进一批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示范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精心组织实施一批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关键重大项目,构建完善跨区域生态保护,社会治理联动机制,以“十全十美”的新发展、新业绩、新形象,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