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吴文化研究

【吴文化研究】吴地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

发布日期:2016-11-16

本文已被浏览过:

字号:

 

戈春源

中国古代丝绸西运之路,有陆海两道。陆道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越葱岭,至中亚,到欧洲;海道从泉州出发,向南通过马六甲海峡,扬帆印度洋,经近东到欧洲。但长安少产丝绸。据《新唐书》、《唐六典》记载,由于长安所在的关内道缺乏蚕桑,开元二十五年(737)唐明皇下令关内道的贡赋免去其蚕丝一项而用粟米代替。而且,长安作为首都,本身丝绸消费量不少。可见长安的丝绸,由全国各地运来。泉州,亦濒于海隅,腹里较小,本地丝绸产量不会很高,其特产为鱼盐海物。以苏州为中心的吴地,正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原发地之一。

一、吴地自古盛产蚕丝

吴地是蚕丝的故乡。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州钱山漾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丝绢人字细纹丝、丝线等实物残留。苏州近郊草鞋山遗址,出土有六千多年前的陶制纺轮、骨制梭形器、木制绞纱棒等缝纺工具。1959年,在吴江梅堰良渚文化遗址中,在一个灰黑色的陶壶上发现五条头部、躯体与现代家蚕相仿的蚕纹,说明这一带已普遍养蚕纺织。《尚书·禹贡》上亦说,夏朝时,吴地用一种先染后织,有着贝纹的锦作为贡品。

春秋以来,吴国以盛产丝纺织品著称。吴国都城与近郊有产桑与织丝集中的地方,分别以“桑里”与织里命名。吴国诸樊年间,晋国的叔向访问吴国,吴国贵族上千人穿着锦衣、绣衣,装饰舟船前去迎接。花团锦簇,耀眼水上。余祭四年(前544),吴国王子季札北上访问,随身所带的礼物,是白经赤纬而轻薄的缟。吴人还把锦作帆,锦帆之船航行在王宫的水道上,这条水道被称作锦帆泾,今苏州仍留有锦帆路的地名。吴地也是中国刺绣的发源地之一。苏州古代称“勾吴”。勾,勾画针刺;吴,鱼。勾吴乃刺绣鱼形之意,可说是刺绣的滥觞。吴王与贵族都喜穿锦绣之衣。三国时苏绣形成完整的技艺,至今苏绣仍是中国刺绣的重要流派。

春秋时养蚕缫丝,已成吴国重要的家庭手工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吴王余昧时期(前530-前527)吴国少女与楚女在边境上争夺桑叶发生争斗,两女家族发怒而互相杀灭,引起了两国的战争。楚灭掉了吴国的边邑,吴王一怒之下,攻占了楚的钟离(今凤阳)与居巢(今巢湖)。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争桑之战。这说明吴国对蚕丝业十分重视。

汉景帝时,占有吴地的江都王刘建与闽越通使,曾送闽越“锦帛奇珍”。三国东吴丝织品众多,吴将甘宁常用缯绳系舟,用后即割弃,连普通士兵与民众之家也“出有绫绮之服”(《三国志·传》),这时,吴地的“八蚕之绵”,是最重要贡赋(见左思《吴都赋》)。南朝时期,吴地产有用黄金细线与丝绒织成的“金薄彩花锦”以及罗文锦被、彩色绣履等特色丝织用品。此时丝织品消费量巨大,军队的“防卫送迎”都用上丝织物,因而每当生丝上市,军队都要到吴地抢购。吴地丝纺织品,质量上乘,品相美观,“裁如白玉璧,缝如明月轮”(丘巨源诗),出产丰富,“丝绵衣帛之饶,覆衣天下。”

二、隋唐宋元吴地丝品形成特色

以苏州为中心的吴地,在隋唐宋元时期,由于普遍养蚕,勤于纺织,技巧提高,形成特色。吴地制丝精巧,被称作“吴丝”,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去颓不流。”王琦替此诗作注指出:“丝之精好者,出自吴地,故曰吴丝。”吴地所产的绫,是纹路如冰形的丝织品,它薄而细,光如镜面。用吴绫做的汗衫,轻薄细腻。唐末昭宗用它写密诏,“间道与钱,告以国难。”(《杨文公谈苑》)以上说明长安多吴地丝织品。用吴绫做的袜,光洁细软,穿上十分舒适。吴地还产有一种叫“缭绫”的丝织品,质地光鲜,文彩华丽。白居易具体地形容了缭绫之美:“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是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缭绫织成费工夫,莫比寻常缯与帛。”对缭绫作了极高评价与赞颂。吴地所产的绢,挺括滑爽,常作贡品。吴地生产的缎罗,称“吴罗”,是官僚常用的丝织物,是当时社会的高档品。在唐代,吴地的丝织品已成定式与品牌,作为商品,遍及全国。即使在越州(今绍兴)所产的绫绢,仍称吴绫、吴绢。

五代以后,吴地所产丝与丝织品,类别众多,品质优良,所产繁盛。唐时所贡“有丝、丝绵、八蚕丝、丝布、绫布、朱绫、丝绢、绫绢、乌眼绫衫、段罗等多种。“(见《吴郡志》)。五代至宋,苏州丝绸税量巨大。五代吴越一次性进贡中原王朝的锦绮28万余匹,绢78万余匹。宋熙宁七年(1074),苏州所在的两浙路,一年就上供帛983万匹。政府在今苏州等地设立官营的绫锦场院,专门生产绫、罗、、锦等高级品。北宋末徽宗在苏杭设造作局,生产“织绣”产品。元代统治者,同样在苏州设有“机房”,生产工艺复杂的“攀花织造缎匹”。苏州,也是丝绸的销售中心。范成大《吴郡志》所列的苏州街坊中,有绣锦坊、绣衣坊、昼锦坊等名称,说明当时刺绣织锦很盛行,已经形成市场。元时,在旅行家马可波罗的笔下,苏州人很有文化修养,大多身穿绸缎,文质彬彬。其丝织品,不仅供本地消费,还行销其他地方。

苏州的丝织品以花式繁新、质地精良著称。在苏州云岩寺塔、瑞光塔内,曾发现有五代或北宋时的刺绣经袱。在南宋时出现有装裱书画用的美锦,称“宋锦”,其工艺一直流传到今天。在元末张士诚母的墓发掘中,出土袍袄裙等衣服,衣料由绫、绸、缎等组成,图案精美。一件薄丝棉袄,为五枚经缎文心、花五枚纬纹组织以连续曲尺云杂纹饰,间以如意、珊瑚、玉钏、角锭等八宝图案文组成,被称作佳品。一般说来,销往国外的产品,是代表国家技艺水平的上乘之作。因此,苏州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之一。

三、吴地丝绸在长安

吴地丝绸营销各地,大量流向长安。吴丝是遍及全国的商品,其织物远输千里之外。《新编方舆胜览》在论及平江(今苏州)的地位时说,苏州是海运与衣服的出发地:“楼橹万艘,据要冲于海道。”“襦千里,为屏蔽于京畿。”史地著作记载,“长安所在地的陕西一带,其绸帛的来源依靠的正是江浙。”(见《广志绎》)。张瀚《淞窗梦语》上说,湖州、嘉兴一带的太湖流域,是“桑麻遍地,茧丝绵之所出”的地方,秦(今关中)、周(今洛阳)等地的大商人,不远千里,都要到这里来求罗绮缯帛。丝是吴地重要贡物,是唐二税中的重要物品,所贡有丝料与绫、绢等成品。可能是绫的高价,或可用于外贸,唐代宗时禁止在首都与各地用绫织成龙、凤、麒麟等图样。长安是丝绸的转运地。

四、从吴地至长安、泉州丝路探析

苏州丝绸外运之道,有海陆两路。先说陆路。吴地多水,以舟楫运输为主。有水则有岸,水道与岸路并行,故而水道与陆道相伴。早在春秋末期,吴王为北伐相继开通向中原的运河。当时通江水道有二。一条从苏州出发,经今望亭、无锡、常州,西至奔牛,从孟河入江;另一条从苏州平门出发,经漕湖、阳湖,从江阴利港过江到广陵(今扬州)。吴王夫差十年(前486)开凿邛江,沟通长江与淮河两水。在邗城(今扬州)挖掘河道,“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今淮安市)入淮。”(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从此吴国所在的太湖流域与淮水相通。过了四年,吴国为了北上与晋争霸,从今淮安出发,进一步开挖沟通商鲁之间的水道,“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于黄池。”(《国语·吴语》),这条水道从今荷泽至鱼台与泗水、济水相通,可直达黄池(今封丘),这是通向中原的重要通道。战国中期,魏惠王,对鸿沟进行了开拓与疏通。此河从今河南荥阳县开挖,引黄河水,至圃田泽称大沟,向东经中牟、开封,折向南方,经许昌之东至淮阳,通淮泗,与今淮安相接。鸿沟的一些段落,后成为大运河通济渠段的一部分。秦始皇曾对鸿沟进行整治,使“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史记·河渠书》),这一条后被称作汴河的鸿沟,是吴地通向开封与洛阳的通道。西汉时采取郑当时之言,从长安凿了一条漕渠,引渭水,沿南山之陆,再至渭水,出黄河,全长300余里,直通洛阳,再通鸿沟。隋开皇元年(581),再次开挖漕渠,从大兴城(今西安)北,引渭水至潼关400余里,“关中赖之,名富人渠。”(《通志·二十略》),此河亦经黄河通中原一带。

隋唐时,江南诸州货物,依靠大运河运送。(《通典·食货》)。隋炀帝时对原有自然、人工河流进行整治并开挖新河,建设从长安、洛阳通往吴地的大运河通济渠段。大业元年(前605)“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隋书·炀帝纪》)从洛阳至板渚,经汴渠到商丘。利用“泗水、或蕲水到淮安。”在开通济渠的同年,“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今淮安)至扬子(今扬州)入江,渠广40步。”这条水道是将春秋时所开的邗江进行开阔,疏浚并拉直,避开了绕道射阳湖的迂曲。在上述两河建成后五年又开江南河,“自京口(今镇江)至余杭(今杭州)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江南河建成后,由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组成的大运河,是吴地通向长安的一条大动脉,是运货的主要通道。苏州的丝绸,正是通过这条水道,源源不断地运向长安。“春船载绮罗”,成为唐时苏州一景。宋时,此河的贯通,成为物资交流的“莫大之利。”(《王文正笔录》)

再说海路。苏州丝绸是从宁波与泉州出口。早在西汉时期,朱买臣征东越,开辟了一条直通泉州的海上通道,可“发兵浮海,直接泉山(即泉州)。”(《汉书·朱买臣传》)。三国及以后吴松江是通向大海的重要水道,其中段的节点青龙镇是外贸的重要港口。青龙,在今青浦北,三国时已是造船之处,其名因是孙权在这里造青龙舟而命名。或说这里位于苏州之东,照五行学说,东为青,所以叫青龙。青龙唐时已置镇,是海道的起点。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指出,通江达海的吴郡,正是以青龙、福山作为外贸的出发地。是海商集的地方。因此,宋绍兴元年(1131)在这里设海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市舶务。来到这里的人有泉、明(今宁波)、温、台等州以及日本、新罗等海外商贾都到这里贸易。青龙“市廛杂夷夏之人,宝货富东南之物,”是“海商辐之所。”(绍熙《云间志》卷上)。其航路是苏州通过吴淞江,经甫里到青龙、江湾入海,然后至泉州、明州等地。货物中应包括高级丝绸在内的“宝货”。可见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始起点。

由于吴淞江(苏州河)的淤塞,海岸线的东移,青龙镇逐步衰落,代之而起的长江与浏河交汇处的刘家港。这里是漕运的起点,也是通泉、广等州商贸场所。“市民漕户云集,雾烟火数里。久而外夷珍货棋置,户满万宝。”(桑悦《太仓州志》一度时间,昆山州署移至刘家港所在的太仓。又说,刘家港“通海外番舶,蛮商夷贾,云集鳞萃,当时谓之‘六国码头’”。元世祖定江南,凡邻海诸郡(苏州在内)与“番国往返,互易舶货,”由市舶司总领。因而吴地的丝织品亦由泉州出口,但最早出发地之一应是太仓浏河。苏州通往泉州另一水道是从运河到杭州,再通过浙东运河到宁波。

五、从贡赋看丝绸流向

贡赋是这一地方的特产或通过贸易等手段而易得之物,从贡赋的特色,可测知该物资的产地与流向。据《大唐六典》与《元和郡县图志》及《宋史》等资料,从吴地到汴洛一线一路上的贡赋,都含丝绸。这条线唐时包括二道:淮南道与河南道。淮南道的赋是丝、绢、绵布。河南道的赋是绢、丝(粗丝)、绵等。道以下沿运河各郡的贡赋如下:广陵郡(今扬州),贡蕃客锦袍五十领、锦皮五十张、关臂锦百段、新加锦袍二百领等。淮阴郡(今淮安)贡赀布、孔雀布。彭城郡(今徐州)贡绢、丝绸。临淮郡(今泗洪一带),贡绵二十屯及锦缎等。睢阳郡(今商丘)贡绢二十匹。淮安郡(今亳州)贡绢二十匹。淮阳郡(今陈州)贡绢十匹。汝阴郡(今阜阳)贡绢二十屯,及丝、绵。临汝郡(汝州)贡丝二十匹。颍州郡(今许昌)贡绢二十匹。汝南(今仍名)郡贡双丝绫、鸂鷘绫等。陈留郡(汴州,即今开封)贡绢二十匹。荥阳郡贡绢二十匹。其中淮阳、颍川、临汝、汝阴等郡的“调”(赋税的一种)是以丝绵为主。从上可知,从吴地(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到关内道东端,形成一条丝绸连接之路。

亚欧陆上丝绸之路的原发地有多处,但唐宋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吴地,其丝路原发地的地位,不可动摇。据《宋会要》,宋时每年各地上贡的丝织物,罗十万零六百余匹、绢二百八十七万六千余匹、绸四十八万六千七百余匹。其中苏州所在的两浙路分别占66%、37%、27%,在全国各路中占绝对领先地位。其他作为丝绸之路原发地的巴蜀等地,无论丝织规模与产量,远逊于两浙。宋后期苏杭织造局织工多达9600多名,为宫廷生产了大量绸缎,而成都织锦院仅有机房11间,织机154台,织工153名,与苏杭织造局不可同日而语。

总之,吴地是中国丝绸的重要产地,丝绸通过海陆两路不断流向长安与泉州,苏州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

 

(作者系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