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1日),市政协主席朱民主持召开市政协十五届二十六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古城保护更新工作。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书记方文浜陪同视察。
副市长施嘉泓到会通报我市社会力量参与古城保护更新工作情况。近年来,我市聚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古城保护更新机制,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组建平台公司、整合多方资源,不断探索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古城保护的各种途径,为历史文化名城实现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市建立了由规划、建筑、园林等各领域组成的古城保护专家库百余名,连续五年举办苏州古城复兴建筑工作营,强化古城历史街区、街坊、古建老宅等精细化规划设计,目前已推动建新巷30号等18个项目落地实施,3个优秀设计案例亮相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
为进一步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古城文化资源,探索多目标协同、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融合、多方式实施的古城保护新途径,市政协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古城保护更新”作为主席会议专题协商课题,成立专题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学习借鉴等方式深入调研,形成《关于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古城保护更新的建议(草案)》,针对存在不足,提出四点建议。会上,市政协文化文史委负责人就《建议(草案)》起草情况作了说明。会议进行了讨论发言,肯定了我市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古城保护更新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在讲话中,朱民指出,针对古城保护更新工作伙伴计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要从自身优化提升等方面加紧抓起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伙伴计划”。 在新经济新业态发展上,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强新媒体运用,提升宣传效果。要建立健全激励考核机制,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投资古城、乐业古城。要引导更多的古城居民参与,使他们从旁观者变成古城保护的参与者、推动者、获益者。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热爱古城、热爱家乡意识的培养,为古城的可持持续保护利用培养接班人。要积极借鉴国外保护古城的做法,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形成推进古城保护更加强大的合力。
上午,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实地视察了姑苏区32号街坊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中国古代髹饰艺术馆、古代计时仪器馆和畅园的整治改造利用情况。
市政协副主席姚林荣、刘乐明、周晓敏、周俊、李赞、张东驰,党组成员徐刚,秘书长吴炜出席会议或参加视察。